第145章

二臣贼子 张参差 2412 字 4个月前

御书房外,侍卫太监们寂静,房屋后院窗根一道矮小的身影静默站着,听了房间里的乱子,默不吭声转身走了。

第126章 契机

辰王薨逝一个月了。

他用无意义的自杀式冲锋, 为女儿博得一线生机。

面上,他谋逆之名没有坐实,赵晟似乎也为了天家颜面, 保留着皇兄“救护”太子、“守卫”信安百姓的好名声。

因此, 查抄辰王一党在暗地中进行。

边关危机暂解之后, 朝中又闹起了人人自危的风波。

李爻早预料到今日的局面。

他不希望避役司沦落为皇家弄权的酷吏机构, 早巴巴以探查四夷异动为由,将暗探们的重头部众分插到边域去了。而他自己赋闲在家,也算眼不见心不烦, 难得清净一回。

赵晟还惦记着要景平接手侍政阁那茬, 在朝上提过两次,群臣多是反对的。老头们私心里不希望坊市舆言握于后生之手,说贺大人年轻,与各国通商事务统筹起来已经牵扯太多精力, 再将侍政阁归于他管,怕他分身乏术、积劳成疾。

于是侍政阁群龙无首、无人担责, 于朝在野的流言蜚语一股脑往上报,让朝中乱上加乱。

最开始,景平听说皇上有意于将侍政阁交予他管, 第一时间想到的这狗皇帝意欲借此绊住晏初, 也有心拒绝。而后, 他细想皇上是个认定一件事就八头牛拉不回来的倔驴, 既然差事早晚有一天要落在他脑袋上, 他便开始考据侍政阁构成。

侍政阁中士农工商具有, 美其名曰广纳言论, 令诉求直达圣听,但若说话不用负责, 终会演变为有心之人排除异己的工具。

既然注定是刀锋,何不握在自己手里?

免得哪天矛头指向李爻。

想做这事,他需要一个契机。

时已入夏。

景平没有李爻闲在,他每日都忙,担心自己不在家时李爻情绪不佳,嘱咐两位老管家偷偷多看顾。

没两天,他又开心且惆怅地发现,李爻表现出来的状态比他预想得活泼太多。

他家晏初待不住。

是一刻不识闲啊。

李爻每日在王府闪转腾挪,或是把自己关在书房不知倒腾什么秘密,或是新辟开花房重拾辣手摧花大业,甚至连仓库都被他撸胳膊挽袖子地亲自收拾过。

近几天,他醉心研究新菜谱呢。

然后这只洞庭湖的老麻雀终于有被风浪掀跟头的时候了€€€€前天他差点把厨房炸了。闹得整个王府如临大敌,以为又被谁扔炸/弹袭击了。

更要命的是,李爻是个越挫越勇的性子。

今儿早上景平出门上工,李爻特地追到门口送人上车。闹得景平明着开心、暗着激动,以为他舍不得自己,结果这货是来嘱咐人家给他带芝麻油的。

还指定要集市东头油铺子里的。

景平:……

跟想的不一样,但柴米油盐温馨,他乐得配合。

天色将晚,景平在工部跟陆缓敲定好下一批军/火商单,踏着夕阳出衙门口。

他不乘车,打算溜达到集市完成任务,可还没走出二十步,就听道旁马车上有人叫“贺大人”。

贺大人循声望,见那车子低调,掀帘的是个小厮。

小厮身后坐的是新任刑部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