贞观二年四月二十六壬寅日,也是西元六二八年六月三日,朔方人梁洛仁杀了夏州割据势力首领梁师都,归降唐朝,唐朝统一了所有汉人的领土。
当消息传到长安,唐太宗大喜,宣布早朝之后大宴群臣。他派太监去邀请太上皇,同时心中呐喊:看吧!父皇!世民一统天下了!父皇该看出谁才是真命天子了吧!如果坐在这皇位上的是大哥,他绝对无法为大唐开拓这么大的版图!
唐太宗等着父皇来赞许他的功业,想不到,太监竟然回报:太上皇身体不适,不克出席。
如同被浇了一头冷水,唐太宗的笑容立刻冻住了。
庆功宴照样举行。面对满桌山珍海味,唐太宗却毫无胃口。
觥筹交错之际,众臣不停阿谀唐太宗,但盈耳的奉承话对他而言没有丝毫意义。他只想要听父皇夸一句:世民,你的文治武功都无人能及,你真是朕的最佳继承人!
只要那样一句,就够了!为何父皇如此吝惜?难道,就连世民当上了汉人天下的共主,父皇还认为世民不如大哥?
唐太宗满心不甘。庆功宴一结束,他就匆匆赶往太极殿。
太监说太上皇在午睡,恐怕不宜打扰。唐太宗却不管,硬是到父皇卧室门口敲门,大声叫道:“父皇,儿臣有天大的好消息!父皇已经听说了吧?父皇,让儿臣进去,当面禀告父皇!”
没有任何反应。唐太宗不知父皇是睡是醒,但他管不了了,猛力推开房门,冲了进去。
太上皇倚枕坐在床上,看到唐太宗闯进来,只是怔怔望着他,没有开口。
“父皇分明醒着,为何不宣儿臣进来?”唐太宗愤然质问道。
“朕宣不宣你进来,有何差别?” 太上皇苦笑道:“你不是已经进来了?”
此话听到唐太宗耳中,直觉父皇话中有话,在暗讽他夺位。他因此气得大喊:“如今天下全归我大唐,普天同庆,父皇为何不表示庆贺之意?”
“大唐取得全天下,朕当然高兴。”太上皇缓缓答道:“只不过,这也使朕回顾当初打江山的经过,勾起了许多回忆,难免有些感伤。”
虽然唐高祖一字未提玄武门,唐太宗却听出父皇的言外之意,恨恨感到事已至此,父皇竟还是偏袒大哥!于是,唐太宗冷笑道:“父皇既然提起过去,想必记得,自从太原起事,儿臣一直战功最高!大哥最多只能做个守成之君。如果当今大唐皇帝是他,大唐不可能征服全天下!”
“建成确实只会是个守成之君,不如你雄才大略。” 太上皇点头应道,但又淡然问道:“若是你认为,朕早该立你为太子,那么,为何你一登基,就立了承乾?为何你不等你的儿子们长大,再立能力最强的一个?”
“这--- ” 唐太宗被问住了。
“你现在也做了父皇,该懂父皇的心了!” 太上皇感叹道:“照理说,今天是大唐开国以来,最喜庆的日子。朕理当与你同乐。可是朕想起往事,就没有心情庆祝。希望你体谅朕的心境!”
“是!”唐太宗无奈,避重就轻答道:“父皇想要午睡,儿臣就不打扰了。”
走出太极宫,唐太宗觉得心口像是堵了一块铅,郁闷极了!他脑中忽然冒出一个念头:请父皇搬出太极宫吧!搬远一点!以后最好尽量少见到父皇!免得父子俩都不痛快!
唐太宗这么闷闷想着,无心去御书房批奏章,就随意走到御花园逛逛。凑巧长孙皇后挺着大肚子,坐在荷花池畔的亭子内乘凉。于是,唐太宗忍不住向皇后倾吐心中块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