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高祖的遗言

愛恨唐太宗 韶芊 1713 字 4个月前

大唐贞观九年,也是西元六三五年初夏,太上皇李渊卧病在床,病情日趋严重。

这一年,李渊虚岁已经七十,在当代算是古来稀的老人了。他认为自己已经活得够长,也享尽了人间荣华富贵,甚至达到了至尊的顶点,此生几乎可谓圆满,若说还有什么遗憾,就只有玄武门之变

将近九年来,太上皇从不在皇帝面前揭这一块疮疤,主要是因为事已至此,夫复何言?只怕触怒了那逆子,狠得下心去杀兄弟者,未必不敢弑父!但是,当李渊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反而不再害怕死亡,也不再有任何顾忌了。他躺在病床上,下旨召见皇帝。

唐太宗走进大安宫之前,已经料到父皇所为何事。他浓眉深锁,一脸凝重的神情,来到父皇的病床前。

此时,太上皇骨瘦如柴,勉强撑着倚枕而坐。唐太宗眼看父皇即将灯枯油尽,不由得心软。

“请问父皇召儿臣来,有何吩咐?”唐太宗以特别温和的语气问道。

太上皇淡然一笑,才提起虚弱的嗓音说道:“朕把大唐交给你,一切都很放心,就只有两件事要讬你。若得到你的承诺,朕才有颜面去见李家列祖列宗。”

“父皇别这么说!”唐太宗连忙劝慰道:“父皇好好养病,一定很快可以痊愈!”

“不!”太上皇摇头,悠悠叹道:“朕年已古稀,够长寿了!你别讲这些空泛的安慰之辞!如果真孝顺,就答应朕,恢复建成、元吉的宗籍!”

“父皇!”唐太宗立刻抗议道:“儿臣一登基,就追封了大哥为息王,元吉为海陵郡王,父皇还想要儿臣怎么样?”

“你并没有恢复他们的宗籍!”太上皇直话直说:“他们俩是李家人,你不能因为兄弟阋墙,就把他们俩一笔勾消!”

“是!”唐太宗无奈应道:“儿臣会找个适当的时机,恢复他们的宗籍。”

“那就好!”太上皇点头应道,又提出下一个要求:“你恢复了他们的宗籍之后,还应当过继给他们一人一个儿子,他们才有人祭祀,香火不至于断绝!”

“这---” 唐太宗不免迟疑,但他想了想,觉得确实只有这么做,才能补偿大哥四弟。于是,他咬牙答应:“好吧!朕会把第十三子福儿过继给大哥,下一个儿子过继给元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