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一年正月下旬,也是西元六三七年的二月下旬,洛湄发现自己的月信迟了。
从腊月中旬去洛阳,赶在阴历除夕之前回长安,一直到过完元宵节之后好几天,一个多月以来,唐太宗每一夜都与洛湄共渡。这使洛湄不得不怀疑,自己可能怀孕了。
她原以为自己经过四次流产,大概不会再有孕。长孙皇后为她准备的催经汤药方,她只用过一次,而且那一次,她的月信只晚了一天,并不一定真有孕,或许别的原因导致月信稍迟,也有可能。
这一次,长孙皇后不在了,洛湄不晓得自己是否还能向御医要催经汤。如果要不到,该怎么办呢?当然,依照以前的经历来看,若有孕也多半会流掉,但万一偏偏就是这次不流产呢?
洛湄越想越迷惑。本来,她一直坚信自己绝对不要给这狠毒的皇帝生孩子,可是自从经过洛阳西苑那一天,她越来越相信太上皇临终前说的,“世民已经重新做人了。” 那么,是不是真能按照太上皇所言,把跟他在一起,就当成改嫁给别人一样,即使生儿育女,也不必对元吉感到亏欠?
这一天下午,正当洛湄烦恼挣扎,不知该不该偷偷去找御医的时候,却意外看到唐太宗带着御医来了。唐太宗竟然事先没有告诉她,就把御医找来看她。
原来,这一个多月以来,唐太宗既然夜夜幸御洛湄,自然而然注意到洛湄超过一个月都没来月信。于是,他召御医来给洛湄把脉。
御医很快验出了孕脉。洛湄一听,当场差点晕过去。唐太宗却满脸发出惊喜的光辉。
“太好了!” 唐太宗兴奋赞道,却又忽然担忧起来,问道:“只不过,她有习惯性流产的毛病,这一胎要如何保住?”
御医谨慎答道:“这个,老臣必须详细给海陵郡王妃娘娘做个检查,才能对症下药。”
检查的结果是,洛湄天生子宫后倾,因而不易受孕,难得怀了孕也可能因为胎位不正,而容易滑胎。另外,洛湄过去怀元吉的孩子时,曾经努力保胎,之所以三胎都没保住,其实是因为大夫并未查明真正的症结所在,补药开太多了,反而动血下胎。总之,这一胎若要保住,最主要的办法是,前三个月尽量卧床休息。
唐太宗听了,立刻命令双喜看住海陵郡王妃娘娘,三个月不让她出门。
他霸道的口气,使洛湄想起他一向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作风,勾起了旧恨,就冷冷抗议道:“生儿育女是天命,不如顺其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