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天一夜的痛苦挣扎,洛湄生下一个白胖的男孩。
李世民无论身为秦王或皇帝,这是第一次,他在他的女人产房外面全程守候。当他得知,这是一个男孩,也就是他必须遵守诺言过继给元吉的男孩,他不由得大失所望。不过,当宫女把刚诞生的小皇子抱出产房来,他还是小心翼翼接手过来抱,同时暗叹:朕与洛湄总算有了共同的亲生骨肉啊!可是偏偏,洛湄生的儿子,也就跟洛湄本人一样,不完全属于朕,都是有实无名
唐太宗抱过了亲过了他的第十四子,就急着进产房看洛湄。这时候,他才知道,洛湄产后血崩,昏迷不醒。他的胸口立刻绞痛起来。
“尽全力抢救!”他声音颤抖着发号施令:“不管用什么方法,一定要把她救回来!否则,朕要你们全都给她偿命!”
御医、产婆、宫女等人一致吓呆了,赶紧唯唯诺诺表示遵命。然后,他们眼看唐太宗像疯了一样,冲出产房,狂奔到附近一座临水的亭台上去。
唐太宗仰起脸,面对夜空中一轮满月,大吼大叫:“苍天,你不能把她带走!朕不能没有她!你不能把她带走!“
他想了想,又环视周遭,疑神疑鬼一般喊道:“元吉!是不是你阴魂不散?是不是你在搞鬼?你千万不要报复洛湄!她已经尽了她的全力拒绝朕了!是朕想尽办法,才得到了她!你要报仇,都冲着朕来!你听见没有?元吉!”
等唐太宗心情稍微平复,太监才壮起胆子去找他,恭请他为十四皇子取名。这一夜恰逢所谓的下元节,阴历十月十五日。由于满月当空,唐太宗就顺口说:“叫李明好了。”
负责宫中生辰记录的内务总管敬慎问道:“海陵郡王妃娘娘不属于后宫编制,是否改登记为杨淑妃娘娘之子,或者不记生母是谁?”
“不!”唐太宗斩钉截铁答道:“就照实记载,是朕与海陵郡王妃之子!朕不怕被后人批评,就是要留下记录给后世看,朕与海陵郡王妃生了一个儿子!”
下达完这个命令之后,唐太宗胸中的闷气才消散了一些,心想:魏老头管得了当代天下皆知的立后之事,可管不了只留给后代参阅的后宫档案吧!不能立洛湄为后,昭告当代天下,至少也要让后人知道,她是朕的女人!
唐太宗一心要挽救洛湄的生命,不只盯着御医用最好的药材,也请来佛道两教的法师们为她祈福。其中一名会算命的法师说:“十四皇子命中幼年尅母!若要保住海陵郡王妃,必得将母子俩分开,至少要等到十四皇子十岁以后,才能团圆。”
唐太宗一听,宁可信其有,加上这孩子本来就得要过继给元吉,若留在身边久了,怕舍不得,不如提早送走。于是,他下令把初生的李明送到宫外抚养。
同时,洛湄九死一生,活了下来,但是失血太多,连日昏睡。唐太宗每天下午批完奏章,就去看她,紧握她冰冷的纤手,轻喊她诗意的名字,她却很少有反应。最多,她睁眼看到皇帝一眼,就又闭上双眼,沉沉睡去。
就在这些日子,唐太宗发现自己体力大减。他练射箭的时候,拉弓不如以往随手一拉即满,臂力似乎差了一点。到了夜晚,他对房事的兴趣也降低了。他原本精力特别旺盛,凡是不需要熬夜看奏章的晚上,都需要女人,而一碰到最吸引他的洛湄,更可以连续要她,不分昼夜。然而,自从洛湄产后大病,他在妃嫔寝宫过夜时,竟有好几次提不起雄风。这是他一生从未有过的现象,不免使他心惊。于是,他悄悄请问御医。御医算皇帝的虚岁,说皇上今年四十,而黄帝内经有言,男人五八四十是走下坡的开始,因此目前这些迹象纯属正常。
唐太宗听了不服气,转而求助于道教。他找了几名道士来请教养生之道。有一名自称年已古稀但精神矍铄的老道士说:“中年男人要回春,最有助者莫过于少女!天葵方至的少女,就像初春的嫩芽,最能带来活力!”
这番方士之言竟然说动了唐太宗。他很快派人去打听官宦人家的豆蔻少女。結果听说,开国功臣武士彠去世后留下的家眷之中,有一个他到六十出头才与四十多岁的继室所生的女儿,目前年方十四,容貌光艳。唐太宗就决定于阴历十一月初聘为才人,并赐号为武媚。
武媚的母亲出自于隋杨宗室。算起来,武媚是杨淑妃、洛湄、燕贤妃三人的小表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