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贞观十七年正月十七日,也是西元643年二月十一日,魏征病逝。
唐太宗为此罢朝五日,并用他擅长的书法为魏征写碑文。另外,他还含泪发表了一段流传千古的名言:“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魏征逝,朕亡一镜矣。”
他的悼念多少含有一些真情,毕竟君臣一场,相处了将近十七年。不过,这也不能排除他为了昭显自己是纳谏明君,而有演戏的成份。魏征去了,唐太宗不再需要凡事经过他同意,难免松了一口气,觉得少了掣肘之人,从此终于可以随心所欲了!
唐太宗刚吊唁过魏征,回到宫中,回顾过去想做而被魏征逼得放弃的事情,第一件想重提的,就是立洛湄为后。然而,他才在御书房坐定,开始亲笔草拟他唯恐手下拟不好的立后诏书,太监忽然进来通报:巢王妃求见。
这时候,由于元吉的封号已被升为巢王,宫人都改称洛湄巢王妃。
唐太宗颇讶异洛湄前来,因为一向只有他去找洛湄,洛湄从不来找他。这使他急着想知道,洛湄会有什么事?
洛湄行礼请安之后,直接了当说道:“魏大人去世之后,洛湄想到,今后皇上要做什么事,都不必再顾虑他,因此贸然来请求皇上,立淑妃姐为后!”
“你想要朕立淑妃为后?” 唐太宗讶然问道:“为什么?你可知道,朕想要立的皇后是你!若不是魏征谏止,贞观十一年,朕就已经下诏书立了你了!”
“就是因为洛湄听说了贞观十一年那件事,才等不到晚上见面,急急赶到御书房来。” 洛湄宛转解释道:“皇上,洛湄真的很感谢皇上隆恩,可是,即使不是为了元吉,洛湄也不能接受这份恩典,因为最有资格当皇后的,是淑妃姐!”
唐太宗听了先是一怔,接着想了一想,不得不同意洛湄说得有理。然而,他忍不住感叹道:“为什么,你总是要讲道理?为什么,你不能像别的女人,只为自己跟自己的孩子打算?就这么一次也不行?又为什么,你不能也让朕放纵一下自己?十七年来,朕为了要做人人景仰的圣君,已经割舍了太多自己的喜好。现在,难道连后宫之事,也不能让朕十七年就任性这一回?”
“皇上,立后不只是后宫之事!” 洛湄理性分析道:“皇后的儿子是嫡子。皇上既然已经把明儿过继给元吉,嫡子的身份对他就没有用。可是,恪儿若能成为嫡子,万一皇上哪天真的决定换太子,改立恪儿就会是顺理成章!”
唐太宗听洛湄如此为李恪进言,不禁问道:“你为何希望朕改立恪儿?”
“皇上自己总是说,恪儿最像皇上。”洛湄坦然答道:“再说,洛湄看恪儿从小到大,很了解他。皇上若选恪儿为继承人,将是天下百姓之福!”
“你真能做到这般无私?”唐太宗几乎有点不敢相信,追问道:“如果明儿有机会当太子,你也宁愿不要,只为了让他继承元吉的香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