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穿越之齐家 麻辣笋 3572 字 4个月前

……

裴澈回到房间,发现书桌上放着一封信,这是他派在裴沐和江淼身边的人送来的。上次被江淼发现后,他本担心江淼会在意有人暗中跟着他们,可江淼表示并不介意,他也就没把人撤回来,只嘱咐了一句,往后除非有大事发生,不然不能随意传递消息进来。所以,这是有情况?

裴澈没注意到自己变得紧张了,他快步走到桌边,拆开信件,表情越看越奇怪,看到最后,他忍不住大笑出声。

不愧是江淼,解决问题的方式永远是那么奇怪但有效。这一手,不止是他懵了,估计就连那些老远赶来准备看一看世子夫人的人也懵了。他表现的如此坦然,反叫那些人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估计不久就会传出,未来的世子夫人视财如命的传言了。凡是高门大户,往往避讳于在人多时谈论这些黄白之物,若是有人说起,必然被大家认作俗不可耐之人。现在江淼为了区区三十文钱,便任由那些普通百姓围观,消息一传出去,必然又要沦为上城豪富之家的笑谈了吧?

裴澈放下信,目视远方,眼里一片深沉。也不知,殿堂之上的那一位,在听见这个消息,心里会不会更加满足?

第77章 找上门来

御书房内

“三十文?”梁平帝有些惊讶, 忍不住重复了一遍。

“是啊,皇上,仅需三十文钱,便能进门一观世子夫人的庐山真面目。”徐海以袖掩唇, 笑了起来。

“哈哈哈, ”梁平帝也笑了起来, “此人倒是有趣,竟能想到这种揽财之法。”

“可不是嘛,要不是老奴离不得您,也想花三十文去看看那位呢!现在外头都在传, 说国公府苛待了未来的世子夫人,竟让他沦落到这种地步了。”就跟看猴戏讨打赏似的, 想来那男子也是把其他人都当成看猴戏的了, 果然上不得台面。

“裴澈那小子呢?他听说了吗?”梁平帝笑完之后, 关注起舆论中的另一方来。

“据传来的消息说, 裴世子昨日又与同窗发生了矛盾, 险些没动手,起因就是源于这件事。”徐海一直让人关注着他们的一举一动, 虽然皇上不会每天问起, 但他必须做好准备,这也是他为什么得以一直跟在皇上身边伺候的原因之一。

“少年心性呐!”梁平帝笑着摇了摇头, “如此一来,他经年积累下的好名声,岂不是都败坏了?”

徐海连忙点头:“可不是嘛!往常人们提起裴世子,都道他不仅面如冠玉, 行事也是一派君子之风, 在国子监很得人心。可现在, 他三番两次的因为那男子和同窗起争执,现在大家提起他,唯有无奈叹息。”

“唉,”梁平帝也叹了口气,假惺惺地说道,“你说裴世杰一世英名,若是知道了这些事,会有什么反应?”

听他提起先世子,徐海斟酌了一下,小心翼翼地道:“奴才不知,不过,若奴才是先世子,一定会气得暴跳如雷吧?”

梁平帝摇了摇头:“你不了解他,他这种人,是无论如何都不会有暴跳如雷之举的,朕当年,也是最厌恶他这一点的。”那样一派光风霁月,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模样,将他们所有人都衬得不堪极了。先皇每每在见过他之后,都要感叹一句,生子当如是。

徐海不敢作声,梁平帝兀自怔忡了一会,转头聊起了其他。

……

宫里人的反应在裴澈的预料之中,宫外人的反应也和他之前想的一般无二。

流言再一次席卷而来,整个梁京城里,都对此事议论纷纷。更有那好事者成群结伴,相邀一起去看这个男人。其实也不怪他们好奇,谁叫这是梁京城里的头一份呢?

借着舆论风波,江家小铺也趁势而起,赚得盆满钵满。铺子里客似云来,每天到了最后,抵扣券都不知要许出去多少张,过来兑现的却少之又少。想必在他们这些人心中,三十文根本不值一提,说不定在屋里带着出门就扔了。

不过,他们对于折扣券的处理方法和江淼没啥关系,反正钱货两讫,到时候也找不到他的头上来。江淼抓住这个时机,将营业时间从上午延长到了下午,每天都和吉祥物似的坐在后院,等着那些人捧着大把的铜钱过来看他一眼。

怪不得现代那些人都要经营网红店,名人效应带来的收益简直太让人心动了。要不是怕节操掉完,江淼都恨不得在门口挂块牌子,告诉还不知情的往来路人,皇上圣旨赐婚的男世子夫人,就在这家铺子里。

这天铺子关门后,江淼数了数今天赚到的钱,然后兴奋地在床上打了个滚,惹来裴沐疑惑的眼神。江淼趴在床上,看着裴沐道:“小木头,你知道我们这几天赚了多少钱吗?”

裴沐眨了眨眼睛,然后摇了摇头。

江淼伸出三根手指:“足足三百两!”五分之一的铺子了!

三百两是多少呢?裴沐并不清楚,他只知道钱很多,于是便冲着江淼弯了弯嘴角。

“唉,可惜的是,人一天比一天少了,现在那些人应该已经见怪不怪了。”江淼惆怅地叹了口气,第一天这样做时,他还担心了一下,怕这件事会影响到裴澈。可当天晚上,他就收到了裴澈的信。

信上说,既然消息已泄露,便不必再瞒。他觉得江淼处理的办法很好,让江淼不必有顾虑,无论出什么事,都由他自己负责。

江淼一想,也是,当初他和裴澈会被赐婚,不正是因为宫里那位想看他们的笑话吗?估计对宫里那位来说,他们规规矩矩,老老实实才是错误的做法。想通之后他就放开了手脚,反正又不是骗人钱,只不过顺应时事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