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帮手

丑姑传 天远大 2011 字 3个月前

姜春花和姜大牛吵了几句, 又被奶奶教训了一顿,心里委屈的不行,一个人闷闷不乐的到厨房去做晚饭了。

丑姑给的一碗炒山鸡, 她加了两碗水, 又加了些冬瓜块进去炖了,也不知道是气愤过头了,还是赌气。锅里的菜刚熟, 她就自己在灶房里吃了几块鸡肉。这些带肉的菜, 往常都是姜大牛一个的。她和奶奶不过是能尝点边角料。

姜家的日子虽然不好过,但因为有吴猎户的帮衬, 姜大牛却养得十分壮实。主要原因就是他吃得好,和村里的少年郎比起来, 就他长得最壮实。而且姜家人底子不错,姜春花和姜大牛五官都生得不错, 在村里就越发显得出众人。别人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家条件格外好呢。

因此, 去年姜春花说亲的时候,还订了门好亲事。乡户人家的女孩子,长得周正, 身体又好, 人也勤快, 家里又不是那种卖女儿要大笔聘礼的,说起亲来都很抢手。因此姜春花还得了三两银子的聘礼,算是很高的了。

当初姜奶奶是想把这三两银子留给姜春花的, 可现在姜大牛要急着说亲了,就只得动用到这三两银子了。姜大牛说亲并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再加上,他家又要求早日成亲,合适年纪的女孩子也不好找。

乡户人家好不容易养大了女儿,一般都得留在家里干两年活,为家里做些贡献,才能出嫁。所以,女孩子一般是十三四岁订好亲,十六七,甚至十七八岁才出嫁。极少有那种十五岁就嫁人的。

姜大牛要想快点成亲,就只能选比他年纪大个两三岁的女孩子了。但是十五六岁的女孩子还没有说亲的,想要有个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就极少了。

姜奶奶托了村长媳妇给大牛说亲,村长媳妇算是附近几个村子里出名的半个媒人,她本身不专职干媒婆这个活,但却为不少人牵过红线,大家都还很满意。其主要原因为是,她娘家亲戚多,一年下来她光是走亲访友,也会把附近几条村子走遍。时间长了,自然就知道哪村有哪户人家要说亲了。

一开始她只给亲戚家牵线。在牵了几次红线之后,她这名声就出去了。所以,姜奶奶才会找上她。村长媳妇说的亲都是比较靠谱的,而且因为都是亲朋乡邻,她也不按规矩要主家给媒人钱,大家都是随意给点东西,就算数。

姜奶奶把自己家的要求说了。村长媳妇沉吟片刻,给了她两个选择。

两个女孩子都有些不足之处,一个呢,因为长得好看养得娇,身价有些高。另一个呢,订过一门亲,不久前男方一场急病死了。

姜奶奶其实对这两个人都不满意,长得好看的,不外乎是想凭一张脸,多要些聘礼。这样的人家,也不是什么好亲家。订过亲男人去世了的,又会有个克夫的名头。

但是她也知道,姜大牛现在也说不到什么好的。最后,她只得两家都去相看一下,想先得看看女方的个人条件,同时也得让姜大牛自己看着满意才行。

姜大牛果断选择了那个长得好看的姑娘,这姑娘是年底出生的,已经快要满十六岁,家里因为一直想换个高价,平时也把她养得娇。她不仅细皮嫩肉的,脸盘子也好看,身体发育得更加是凹凸有致,一点儿也不象个普通农户家的女儿。果然是本钱够,很是吸引人。

女方比姜大牛大了快三岁,但相看的时候,双方都非常满意。姜大牛看上了大美女,而女方原本以为他是个黑瘦营养不良的小个子,没想到还是个壮实的周正大小子。

姜奶奶这些年因为有吴猎户的帮衬,还是积赞了一点家底,再加上姜春花的三两聘礼,一共花了五两银子给姜大牛订了亲。当然了,这也是讨价还价了一翻才达成的。姑娘家原想要八两银子的聘礼。

村长媳妇见到姜奶奶能拿出五两的聘银,着实吃了一惊,她还以为姜家最多就能拿三两银出来,还准备劝他们选那个订过亲的姑娘。那姑娘家着急把姑娘嫁出去,一两银子就能聘来了,而且那姑娘长得也挺周正的,干活样样都拿得下。

要是让她选,她都会选这姑娘。可是姜大牛明显喜欢长得好看的姑娘,姜奶奶又乐意拿银子,她还能说什么?只是心里到底有些不安定,也不知道是担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