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辗转反侧,天色依稀泛白的时候,秋栀才总算睡了过去。
醒来的时候已是接近中午。
秋栀洗漱好下楼准备做饭,路过陈新北房间的时候问了声:“四哥,中午想吃什么?”
走到楼梯口也没听到回答。
秋栀又倒了回去,敲了敲门,“四哥,你退烧了吗?”
还是无人应。
秋栀打开了门,发现被子整齐的叠好,窗帘大开,室内暖阳满地。
看来不在家啊。
不是说好暂时不走了吗。
秋栀失落的撅了噘嘴,带上门下楼,打算随便煮碗面糊弄一顿就完事,直到看见了餐桌上的纸条——
“饭在厨房,吃完来公司找我,晚上带你出去。”
是陈新北的字迹,凑近了还能闻到他最喜欢的墨水香味。
这男人全身上下吃穿用行没一件事是不讲究的。
秋栀收好纸条走进厨房看见摆好的饭菜,卖相极佳,伸手一摸餐盘,还是温热的。
拿起筷子尝了一口,味道还是一样的好。
旁边的炉灶上煨着汤,秋栀拿了块小毛巾扑在盖子上掀开,玉米山药骨头汤的清香扑鼻而来,熬得时间长,大骨肉上的肉已经沉到锅底,汤底变成了牛奶白。
秋栀用汤匙舀了勺装进碗里,吹散热气喝了一小口。
肉香而不腻,还带点玉米的甜,山药一抿就烂,粉糯糯的口感极佳,汤底咸淡适中,小半碗喝下去秋栀陶醉的抿了抿嘴。
简直不要太好喝。
难怪赵阿姨都说陈新北才是家里厨艺最好的人。
秋栀吃饱喝足,把碗筷和两人昨天换下衣服洗了,收拾好出门已经是下午两点,坐地铁前去了趟银行,把手头的两万块钱转到了赵杉的账户里,求得一时清净。
陈新北的公司位于成江的科技园内,有地铁可以直达,还不用换乘。
非周末和上下班高峰期,地铁上还有零星的座位,秋栀找了个位置坐下拿出手机开始看各种各样的招聘信息。
学校的名额已经没戏,她也只能靠自己了。
看了好几页,实习名额虽然不少,可要么没有工资要么就少得可怜,比起学校合作的单位差了十万八千里。
秋栀不免发愁。
她不能一直靠着陈家的资助,至少毕业的时候,也要实现经济独立。
陈老爷子看在去世的外公面子上帮她,是顾及往日的战友情分,供她上成江最好的贵族高中,衣食住行样样不缺,跟陈家的孩子并无差别。
秋栀心存感恩,不愿再多奢求,所以这些年,一直在想尽办法的攒钱,为日后独立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