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可朗也只是筑基巅峰修为,然而他是元鹭宫弟子,自来就看不上这些小门小派的人。以往相遇,这些小门派也是老老实实避让,这就更让史可朗目中无人了。
然而看见他,镇星子的神色却有些古怪,是既诧异,又带了点看笑话的神情
史可朗不悦道:“你这是什么眼神?”
镇星子摇头,带着弟子们离开了。
直到走远了,弟子才像他打听,“掌门,刚刚那是?”
镇星子:“是个中不溜的炼丹师,两百多岁了还没结丹,资质也就那样。”他想起个好笑的,与弟子们道:“这姓史的当初昧下了一个假修的筑基丹,如今这假修攀上了朝歌那位前辈,听说颇受看重,还得了一张正式请柬。”
弟子们吃惊,要知道,他们天星门上下,也就掌门一个人得了正式请柬,这还是因为他们门派在仙盟上有备案,否则恐怕朝歌都不知道有天星门这个门派。
镇星子:“所以说啊,对人对事,都要留一线,不要把事做绝,看姓史那拽样,估摸还不知道这事呢,哈哈,我们就等着看热闹吧!”
弟子们受了教诲,齐齐应声。
镇星子提起这事儿,则是又想到了一件奇怪的事情,当初盛产筑基草的那座灵山被山火烧毁,后边又陆续有几座灵山被山火焚烧殆尽,这两年咋那么多山火呢?
摇摇头,镇星子的目光又被朝歌的新事物吸引走了。
第200章
一夜过去,朝歌城中的热闹不减反增。入了道的修行者精力远超普通人,一天休息两个时辰又能活力四射,况且如今又是大典期间,外来人超过十万,城中每家店铺日夜开放,其繁盛热闹,让每个外来人都叹为观止。
一大早,武大安和妙真仙子就被马弘宣领着,乘坐飞车来到了城外的田地。
“月前,我们陛下将朝歌结界外扩,覆盖了这整片绿洲,又令人竖起数十丈高的石柱,彰显我朝歌一国风范。”
只见碧天白云之下,马弘宣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他抬手一指视线尽头那雕刻着“朝歌”二字的高耸石柱,又示意两位金丹掌门去看那绿油油的田野。
一条笔直大道贯穿了这整片绿洲,而大道左右两边,都是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田地。
这些田地全都被分割成方方正正的一块块的,远远望去密密麻麻鳞次栉比,每一块地的田垄上都插了一块木牌,上面写着作物种类和序号。
朝歌结界内禁用神识,因而昨日只是坐车时匆匆瞥过,如今被领着进来参观,妙真仙子才发现原来这都是灵田!
武大安也惊叹道:“这一大片的灵田,得产出多少灵食啊!”
近距离观察才发现,这田地里的粮食都栽种得十分板正,哪怕是擅长打理的农人来了,也挑不出错。
而这么多灵田,竟然都是由种地机种出来的!
种地机一天能犁地百亩,再算上栽种收获的时间,也强过几十个杂役,若是能买一台回去,门派里的灵田岂不是都不用愁了?
身为一个二三流门派,门内玄级灵脉每年产出的灵石有限,要供养上上下下那么多修士就已经是捉襟见肘了,还要划出一部分养种地的杂役。
但若是买几台种地机回去,杂役还是那些人,月钱也还是那些灵石,却能多开垦数十倍的耕地出来,以后岂不是再也不用去外面买粮食了?
武大安当即动心,询问了种地机的价格。
妙真仙子也是相类的想法。仙洲用于打斗的法器多,可这般实际提高生产力的却没有,直到如今,仙洲的田地还是用原始的人力。只不过有灵力辅助,不必像真正的普通人那样弯腰干活罢了。
但人的灵力总会用完的,干一会儿歇一会儿,根本比不上这方便高效的种地机。
迎着两位顾客的目光,马弘宣施施然将他们带到了田野上的一栋高屋子前,“这里就是生产种地机的农务局。”
类似这样的高屋子,在绿洲上有好几座,一进去,就听见隆隆隆的声响,两位金丹真人围观了一会儿,发现这里面有冶炼金属的熔炉,还有几个戴着护具的工人正围着一台机器给一些金属塑形。
“种地机就是由这些零件组合而成的。”
妙真仙子不由吃惊,毕竟这世上的法器大多浑然一体,还是头一回见到这种由许多小零件组合而成的法器,不过想起那些种地机的外观,又觉得应当如此。
武大安略有些不安道:“你带我们进来看,就不怕炼器秘法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