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莫铃兰开口道:“带走他的是卫侍卫,大家不必担心 。”
卫侍卫是殿前侍卫,日常值守内宫,是陛下的近卫。既然是他去带人,那肯定是陛下授意,众人闻言,不约而同安静下来,不再过问关于裘平安的事情。
正在这时,一个人走进了饭堂,靠近门口的人见到那人影,一下站起来,哐当一下砸倒了条凳。
郭千山等人下意识抬头望去,第一眼以为陛下进来了,站起来准备行礼,再看一眼发现人不对。
丞相大人这时悠悠然从那人身后飞了进来,“诸位不必惊奇,这位是何念远,是陛下的义弟,日后也是大家的同僚。”
第292章 第一更
何念远觉得今天的经历很奇幻。
他好像一下子成了稀罕物,无论走到哪里,都有人盯着他看。有纳头便拜的,有面露紧张的,还有张大嘴巴一动不动的……
被这些目光所注视着,何念远整个人都绷紧了,像一根琴弦,生怕漏出一丝半点不切合的音色。
他在朝歌内城的饭堂吃饭,师傅的勺子也不抖了,脸上笑得连褶子都展开了,他一个没注意,盘子里堆起的菜就冒了尖。
他只想临近找个位置坐,然而他走到哪里,那些人就纷纷昂首挺胸地站起来,不但将离他最近的位置让了出来,连桌面和椅子都快速给他擦了一遍;
他走出饭堂,站在路边体验飞车,一上车,车夫就结巴了起来,握着方向盘的双手紧张得冒汗,路上遇到的车子纷纷让开,很快就将他送到了城东;
他在城东最热闹的大街闲逛,数不清的脑袋从各种奇怪的地方探出来盯着他瞧,他不经意扭头一看,吓了一跳,一瞬间觉得那些盯着他的脑袋好像一串堆在一起的葡萄,但再仔细看,就发现他们的眼神一点儿也不可怕,而是热情又好奇的。
在何念远生前最后的时光里,他背负着杀害全家的罪名,走到哪里都遭人嫌弃,他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样温暖又亲切的善意,他有些无所适从,过去那段经历终究改变了他,他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面对这些善意时,他甚至连扯起一个笑,都万分艰难 。
于是脸上不禁绷得更紧了。
殊不知,他的这种神情落到众人眼里,又引起了一番热议。
“唉唉唉,他这副神情,更像了更像了!”
“真的是义弟吗?我怎么觉得这就是亲弟弟呢?”
“也许就是因为长得像,才得了陛下偏爱呢?毕竟姓氏都不一样。”
“€€,姓氏不同的亲兄弟多了去了,没准陛下就是为了保护他,才让对外说是义弟的。”
“话说起来,何念远这个名字有些耳熟,仿佛在哪里听过。”
当初厉鸣那个案子已经过去很久了,况且何念远当时又没现身,几乎少有人会记得这个在邪修案子里一闪而过的名字。
但陛下义弟这个名头就不一样了,更何况长得如此相像。
自打何念远这个陛下的义弟出现在饭堂里,他的消息就跟泄洪似的往外冲,先是在玉牌上被推上了热门,没多久又传遍了朝歌的大街小巷。
自从陛下晋升元婴后,亲自出现在大家面前的次数就越来越少,老百姓们许多时候只能隔着玉牌看一看他,如今见到这个跟陛下长得六七分相似的人,又是陛下承认的义弟,那早就压抑许久的热情就不由自主灌注到了他身上。
“哎哎哎,不跟你们说了,他来我店里了,得想法子给他打个折!”
店主在玉牌里发完消息,就笑吟吟地对上何念远的目光,“这位小公子,买些什么呢?我家的果子最新鲜了!还有好多月饼月糕呢!什么馅儿的都有,买些回去跟你兄长一块过中秋,可好了!”
“小公子小公子,来看看我家的果酒,甜滋滋还不醉人,中秋赏月时配着糕饼吃别提多美了!”
“去你的,我家的茶才是最配糕饼的!小公子你看看,糕饼多甜啊!配我们家这个茶才最有滋味呢!”
“小公子,来看看我家的灯,买了这灯,中秋灯会上一定一鸣惊人!”
何念远几乎被大家的热情淹没了,他又不会拒绝,还不懂得算账,于是每家店都提了一堆,还傻傻道:“够了,不必这么多,我兄长吃不了那么多的……”
一听他真会带去陛下面前,众人的热情跟煮沸的热粥一样,顷刻就将锅盖顶开了。
被热情到冒烟的店家们围着,何念远一边掏钱一边接东西,很快他那个储物袋就填满了,于是只好两手提着,身上背着,腰上还绑着一只羊,就差头上也顶个东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