淀粉渐渐溶入水中;
用过滤布,滤掉红薯渣。
盆、桶,盛满乳白色的汁;
本来要沉淀一夜,等淀粉结块,再小心舀光水;
晾晒好几天,山粉才能制作完毕。
有聂昭操控水元素。
沉淀、晾晒的步骤完全省却了!
“神奇啊,黄色的薯肉咋变成白色的粉?”
“这……怎么吃?”
陈舟没急着解惑,估量山粉的份量……
松了一口气。
本来担心这么甜的红薯,淀粉不够多呢!
虽然比不上白心红薯。
近200斤山粉,已达到他的心理预期。
至于怎么吃……
这不,快中午了,正好作午饭。
陈舟决定亲自示范。
聂昭特别有兴趣,自告奋勇要当他助手。
“也好……”
一边跟队友说,一边给弹幕解释——
“先作山粉圆子。”
“山粉圆子口感很‘肉’,不能吃荤的好奇肉味,可以拿它试试。”
说着,舀一大盆粉,兑水搅和。
糟!
粉多了!
果断再拿一个盆,分成两份……反正人多,多做点才够吃!
再兑水……
咳。
水又多了!
这回小心一点,慢慢加粉。
「笨手笨脚的。」
「不如让老聂来?他不会,你可以口头指导。」
「认真学。不懂就问:水和粉的比例到底要多少?」
陈舟于是道:“做粉/面一类食物,我给大家一个万能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