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弃奴持刀重生 今州 3098 字 2个月前

他们于黄昏时回到了天泽宫,方贝贝一进门便跑去了那架大爬梯下,看了一会扭头问谢漆:“这个梯子我能不能也上去爬?”

“不能。”谢漆斩钉截铁,“我的。”

方贝贝切了好几声,跑到书桌前去坐:“你刚失记忆的时候,对皇帝陛下的态度还是敬而远之,后来什么时候又旧情复燃的啊?”

“不要乱用词语,谢谢。看一下这些,跟我谈谈感想和怎么办吧。”谢漆找了些近期的公文放到了方贝贝面前,直接用公务和情报对付他。

方贝贝看了几页果然就掐着人中口呼吸:“不行,我不看了,你还不如让我去刺杀世家的家主们算了!我需要场外支援,要不我把许先生易了容带来算了,让他帮你不比我强?”

谢漆服了:“许先生这三个字都要成你的口头禅了。”

方贝贝的眼神迷离了起来:“不是,你不知道,许先生真的很厉害,我来时他和我讲了一夜长洛的东西,梁家的大小势力和重要人物,他都捋得明明白白,梁奇烽做事的出发点他也很懂。我总觉得有他指点,我能办成很多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那可真是个贤内助。”

方贝贝挠起脑袋来,脸都涨红了。不止谢漆,他也觉得许开仁是在内的,即体位在下的那位。

谢漆倒了杯茶给他:“不管怎么讲,你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原本还担心你因着叛了高沅而心有阴影,现在看来,你不仅不会再畏惧梁家,还能从容与他们直面了。你来长洛,我就是需要你替我和梁奇烽周旋,给他一个深信不疑的假象,让他一直以为,霜刃阁是支持高沅反吴韩的。”

方贝贝点点头,又问:“那皇帝陛下的北境一派呢?不是我老提你们关系,是陛下自以前就真把你当眼珠子看,你当阁主,梁奇烽不会认为你会带着霜刃阁站在陛下那一边吗?”

“他当然会,但这不重要,只要他认定我们有吴攸高瑱这样的共同敌人就够了。”谢漆喝口茶,“和他周旋,只是为了激化世家内部的争端,为了早日让压制晋国的世家乱权分崩离析。”

“世家分崩离析的那一天,我想都不敢想,到时会是什么样的?”

“各大世家都把控着泼天的权杖,管着万民从出生到入土的命运,当世家权力收归中央,我不敢说到时能有大同之治,但一定能比现在公道有序。”谢漆说着放下杯,“但前提是陛下凯旋,不然,一切都丧失了意义,晋国会崩溃。”

方贝贝想到了别的:“说起来,当我得知皇帝陛下要御驾亲征的时候,我特别担心你会一股脑地跟着进入行伍,还没你没去。许先生说过破军炮的破坏力,那不是光靠武功好就能占它上风的。”

谢漆倒茶的手一顿。

他现在没去,不代表真会一直在长洛等到大军归来。

*

三月中旬,前线再发晋军败退的战报,晋军的军需出现短缺,被云军以火力镇压,北境军无法以血肉之躯抵挡破军炮,不得已丢了东境的两座城郭,护卫着城中百姓后退百里,将空城拱手让予云军。

东境地界上有至关重要的一道防线,是哺育了东境平原数百里的濯河,晋军再败退也不能退过濯河,一旦云军涉入濯河,东境千里晋土便将被扼喉。

当务之急是继续支援前线,前线什么都缺,护卫下来的两城百姓更是急需后方安顿,避免一夜之间从良民变流民。

然而晋国的后方仓廪已经出现了粮食不足的糟糕状况,梁家扩充烟草缩减粮田的愚蠢举措出现了恶劣的后续影响,东境缺粮,储粮的紧急状况将波及四境八方。

战事一拉长,前线的补给容易难以为继。

这回战报传回朝堂后,吴攸压不住甚嚣尘上的议和舆论,梁奇烽为首支持议和,他认为最大限度是可割让濯河以东的流域赠于云国,及时止损避免损害晋国更深处的利益。

梁奇烽的考虑是,东境之上本来便是梁氏旁支掌控,对于梁家从上覆盖到下的官商掌权者而言,头上的大旗是晋是云,差别并不会太大。一帝之下有千百官,一官之下有千百民,世族梁氏作为枢纽,在东境的地位不可撼动。

梁奇烽也有不得已的私心,就是此前和云国通商烟草惹出的祸,现在还能勉强纸包火,但越往后暴露的风险越大。如果高骊最终打赢云国,战后清算的第一位只怕就是梁家,届时高骊握着鼎盛军权,要是不讲武德,后果不堪设想。

比起不定时炮仗的高骊,他更宁愿选择和云皇交易。抛开为晋臣的廉耻荣辱之心,只是作为商人,他也期待着以烟草打开云国的商机。在这世间,梁奇烽信奉富可买贵,若有不公不平,就是还不够富有。

与梁奇烽的商人所为不同,吴攸以士大夫之心立命,虽然实际以权臣之身藐视苍生,但晋国之内,即便是蝼蚁残渣,他也不允许云狄之流掠夺。

此外他的生父镇南王、生母大长公主还在南境镇守,二十年如一日地阻拦南蛮。虽然镇南王夫妇在南境之地,但东南有接壤,云国人如果当真占了濯河以东,近的威胁晋国中原,远的波及南境太平。

是以即便云晋开战到现在,镇南王始终没有发信上报意见,吴攸也一直以守卫父母后方为己任。

吴攸也有私心,他对云国有不可抑制的憎恨。如果不是韩宋云狄门之夜,先太子高盛就不会死。

诚然其中有他弄权的推波助澜之罪,他也只会把高盛之死归咎到他人、外敌之上。

抛开大局与公义,如若可以,他个人甚至希望能灭了云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