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他边看,负责此事的官员报与他听:

“前十七年是个无所事事的纨绔。

十八岁娶了夫郎宋氏,开始奋发向上,从开始的家徒四壁到现在小有资产、身负功名。

有了功名和家产后,他便开始安于现状,每日除了教教书,就是看看孩子,给夫郎做饭……”

皇帝将册子重重摔在案几上,“荒唐。”

汇报之人惶恐下跪。

皇帝低头看了眼案几上的册子,“教书就算了,那一岁半的孩子还需要专门照看吗?那不是撒把米就能活吗?还有他夫郎不会自己做饭吗?”

“陛下。”那人小心翼翼道:“听前去探查之人说,那位姚举人将孩子养的极好,一岁半的孩子看起来像快三岁的孩子……”

皇帝瞪了他一眼,“朕不关心这些。”

想了想,皇帝怎么都不甘心放掉这个可能有点才华的人,“去,传秦征。”

不多时,秦征便来了,皇帝将自己有意用姚瑜的事告知于他。

“陛下,他曾经跟臣说过,他不愿入朝……”这事不是都过了一个月了吗?皇上他老人家怎么又提起这事了?

皇帝抬手示意他闭嘴,不容置疑道:“朕知道他不愿意,但是朕打算强征他。”

秦将军瞬间没话说了。

皇帝又看了他一眼,“你觉得,这个人适合在哪里为官?”

秦将军沉默了一瞬,想起这两年来姚瑜帮他良多,他不能由着皇帝的性子胡来,“据臣所知,去年科举不少进士都还没被派官,连传胪都还无事可做,陛下怎么就盯上一个小小的举人了?”

“还不是你和陆卿在朕跟他夸赞此人,不然朕也不可能盯上这人。”皇帝瞪了他一眼,“至于传胪?唉,此人虽写的一手锦绣文章,但为人迂腐,常常口出不切实际之言,不堪大任。

至于其他进士,能用的人朕都有安排了,没用上的朕都瞧不上。”

“纵是臣知道陛下所思所忧,可莫名其妙提拔一个小小举人,如何能服众?再者,姚瑜此人年纪不大,心性单纯,根本不适合官场。若强行用他,只怕此人应付不来官场上的尔虞我诈。

还请皇上三思啊!”

秦将军说得这些,皇帝自然也知道。

此人单纯,品性纯良。中举之后不似其他举人那般,四处忙于结交或沉迷酒色财气,反而沉下心来在村孰教书,哄孩子。

这种人他不确定将来是否能有多大本事,但定是个清官。

皇帝除了看中他的才能,还看中他的心性。

他正需要这样的人啊!

可正如秦将军所说,此人太过脆弱,将来怕没来得及派上用场,就被官场吞没了。

见皇帝沉默不语,秦将军又重重叩首,“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思量许久,“那朕便再给他一年时间,朕明年欲开恩科,让他明年上场一试,若是能高中,朕便重用他。”

秦将军呐呐,“可,可是人家要是不考怎么办?他曾跟臣提过,他不打算再考了。”

为人君者,都是有点子脾气的。他一再退让,秦征还在这里跟他可是,皇帝顿时火了,“那就下一道旨,让他明年务必下场,让他奉旨赶考。”

说着,竟真让人拟了旨。

“陛下。”走之前,秦征小心翼翼的问,“若此人明年科举考不中怎么办?”

皇帝已经被秦征和陆先生还有姚瑜的进学经历洗脑,他都没想过这一可能,闻言思忖了下,“让他努力考,认真考,考不中罚他。”

皇帝这么说,秦征倒放心下来了。陛下虽然有时候胡搅蛮缠,蛮不讲理,但陛下并非残暴之人,想必不会为难与姚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