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过小桥流水,一片杏花林矗立在尽头,随山坡起伏而种的杏树将这地方衬托成了一个好看的世外仙境。
“奴婢身上这件是米通纱的,这样的纱不适合糊窗户,倒是在衣裙外面做一层纱裙最漂亮,还可以做纱花,我们有个姐妹便最会做纱花。奴婢不成,手脚粗笨。”
胤祝和李鼐刚走进杏花林,就听见西南方向响起女子轻柔明丽的说话声,还有一个男人的声音,更低沉。一会儿说人家的针线很好,一会儿又问人家米通纱这个名字到底是怎么来的。
“您没看见吗,这纱眼的大小正好能通过一粒大米呢。九爷,缝好了,您瞧瞧有没有差别。”
九阿哥扯起来自己袍子的一角,看了看摸了摸,说道:“姑娘的手真巧,一点都看不出来这里刚才有个洞。”
女子受试者针线包,笑意浅浅的,明朗又大方:“九爷谬赞了,我们是织造府的奴婢,自然谁都会一些针线手艺,奴婢这还不算什么呢。”
九阿哥正要说什么,一道声音响起:“九哥。”
听到这个音调啊,九阿哥就吓得浑身一个激灵,站起来四处一看,在一株大杏树低矮的枝丫后面看见了胤祝。
旁边,还站着李家的老二。
“十五,你偷偷摸摸的干什么?”九阿哥咳咳,端出严肃的兄长态度。
胤祝走出来,嘿嘿一笑:“我要不是偷偷摸摸的,也看不见你骗---”
九阿哥一把捂住了他的嘴。
女子和李鼐都没见过这样的,有点受惊。
胤祝扒开九哥的手,说道:“撒开,我不瞎说了。”
其实就是在骗小姑娘嘛。
看向那女子,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女子有些羞涩地看一眼,随后便大大方方地道:“奴婢竹鱼。”
胤祝:“你的名字很好啊,又有竹子又有鱼,肯定吃喝不愁。”
竹鱼抿唇笑道:“奴婢给宝郡王请安,若非宝郡王这么说,奴婢还没想过自个的名字是这么有福气的名字。”
李鼐都惊讶地看了这丫头一眼,挺会说话呀。
会说话的好,最好把这个煞星给哄住了。
胤祝坐在他九哥刚起来的那块石板上,说道:“听你刚才的话,似乎很了解纱,给我讲讲。”
竹鱼轻轻地施礼,站在旁边,“奴婢也只是在织造府耳濡目染罢了,知道的都是皮毛。”
胤祝道:“没关系,随便说说。”
竹鱼便道:“那奴婢跟您说一说亮地纱吧。”
接下来一刻钟,九阿哥和李鼐完全成了杵在旁边的光棍。
竹鱼跟这位宝郡王回话的感觉,跟九爷回话的感觉完全不一样,在宝郡王面前,她好像是一个特别有真才实学的人。
胤祝了解完苏州市面上流行的这些什么亮地纱、洒绣纯绣的透风纱、香云纱等等,还鼓励竹鱼这样的人要多了解丝织物以后不当丫鬟了自己创业云云。
听得九阿哥一个头两个大,拉着十五就走,对竹鱼笑道:“你先去忙,稍后爷去找你。”
胤祝:“竹鱼姑娘,女人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才可以啊。”
竹鱼忍不住笑了下,“奴婢告退。”
李鼐朝她摆摆手。
九阿哥拉着胤祝,转走杏林里的小路,咬牙切齿的问道:“十五,你就看不得哥哥好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