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下粽子的酒喝得略微有点猛。
酒酣胸胆后,年轻人们渐渐玩开。
骑马射柳、博弈比武,连苏朗都被抓上场陪练,顾悄这才知道,顾家一个文魁一个武宗,教出来的娃各个都是文武双全。
再退一步,连顾影朝、朱庭樟,也都是骑射俱佳,六艺不在话下。
其中最逊的,便是上辈子考霸、这辈子弱鸡的顾劳斯。
他满腹酸水翻江倒海,真是去他娘的世家子。
他们占据了最好的社会资源,出身就在罗马,结果竟比他们这群需要披星戴月赶路的人还要内卷!除开脑子实在不开窍的沦为酒囊饭袋,可那也比寻常人眼界高出许多。
后世常有一个误区。
大抵网路上那些所谓的败家子见多了,便有一种错觉,认为有钱人基本都在混吃等死。
然而真相其实是,那些一无是处的人,严格来说只能称“二代”。
不过是家中一朝得势便鸡犬升天,子孙骤然富贵乱花迷眼,做下不少荒诞事,一朝丑事闹将开来,刚好迎合了时人丑化特权阶级的趣味,便生成了一种大众刻板印象,将钱权等同于毁人不倦的毒物。
殊不知,真正的钱权从来不是浮光掠影,而是底蕴的累积。
它们始终被牢牢握在金字塔尖端的少数人手中。
这些人,在大众视野里,甚至不拥有姓名。
他们或许低调,却与普通人有着穷极一生也追赶不上的差距。
比如在寻常人里已经足够优秀的顾悄,到谢景行、静安跟前,依然只能仰望。
上辈子他因为这种层级差郁郁很久,这辈子捡了个身份,看似什么都有了,可他知道这些终究不是他的。
顾劳斯落寞叹了口气。
身边同病相怜的原疏也跟着叹了口气。
两人默默干了一杯,干脆眼不见为净,不看那些个鲜衣怒马少年郎弯弓踏飒,只低头闲话一些学里的事。
宋如松也不擅骑射,不多久就加入到研讨组。
他难得情绪高涨,“李长青罢免后,苏训兼了礼部尚书,他十分吃你那套,整个南直隶社师都用了你的小学教材,各处也从先时抵制弹劾不断,慢慢觉察其中好处,心服口服接受了。”
也不待顾悄搭话,他继续道,“县府学教官乱象,我与吴大人参考你意见递上去的折子,苏大人很感兴趣,他亦向神宗上书,建议采用外聘形式,在待选举子中高薪聘任学官,但不做举子选官依据,这样举子不必放弃官途,诸多待选之人便可人尽其用,而不必在吏部候选这一棵树上吊死。”
县学教谕吴平畏罪自杀两个月了,至今新教谕没有补上。
方灼芝爱岗敬业,屡次请顾冲代课,被顾冲小厮拿大扫把撵了出去,又准备破格请顾悯搭把手,却被小夫子笑吟吟一句话怼回家,“剖之白身,于礼不合,恐难服众。”
最终他只好旷了衙门几个时辰工,每日早晚去县学兼职当教师。
真的是我辈烤馍、可歌可泣。
府学就没这好福气了。秀才不论岁考、科考还是乡试,哪一场考试不关乎身家性命?
好家伙,到府学连个兼职老师都没了,只一群老油子一月扣一次米。
吴知府不是要兴文教吗?!教改第二刀,就从这里下刀好了!
他与宋如松一拍即合,气得汪铭大骂两人白眼狼,竟敢拿他祭刀。
顾劳斯皮笑肉不笑,三句话就将老头哄好,“汪大人说哪里的话,我这四书五经的本子拿出来,哪能没个像样的夫子教?”
老头立马熄火,颇为神往地点头,“你那套四书由你爹与顾冲审过,确实当得范本,连苏大人看过都称大善,府县或可一试,只是五经是哪里出的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