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京城凡有人处,都在议论纷纷。

这可急坏柳巍麾下门客们。

以他们多年干坏事的直觉,这多半是要坏事。

可这时候,他们竟发现,柳大人失联了!

递进礼部的条子,石沉大海,门客在衙门外堵了三天,也不见大人踪影。

眼见着会试在即,一滴冷汗滑下门客额角。

衙门内,尚书案前。

衙门守卫进来递条子,轮椅青年不动声色揉碎,“不过是一些托请通关之辞,大人不必在意。”

柳大人突然心绪不宁,想要归家,青年及时拦下。

“大人这时要出礼部,等于前功尽弃。方家可正等着寻大人错处,好来个欲加之罪何患无辞!”

柳大人一想,有理。

乡试他顺水推舟,那般嫁祸方家,会试方家若不以牙还牙,他就倒立过来喝粥。

再者家中有夫人镇宅,必不会出什么乱子。

柳巍稍稍心定,这时青年又点出一处细节。

“大人,这里还须你再看看……”

点完,他轻轻转动椅轮退至一边,垂头无声冷笑。

柳巍,这时候你可不能乱,我要叫你好好看着你这锦绣前程,一夜崩析。

二月初七,神宗正式下旨任命主考官。

一同定下的,还有副主考官二人,同考官十八人。

老皇帝深沉,主考并没有如柳巍提议,点选谢昭。

还是用的他柳巍。

好似十分的圣宠优渥。

考试地点,在顺天府贡院。

七日晚,同考宴集毕,锁院进分。

即所谓的“五经十八房”。

五经房数不一。

通常大经大房,小经小房。

科场举子选择本经,和各经难易程度有关系。

也与家学渊源、老师教导,以及就读县府学有关。

《春秋》帙繁卷浩、微言大义,《礼记》古奥生涩、不好发挥,选的人少,是为小经。

《诗》《易》《书》易学,选的人多,是为大经。

会试设房自然也因人数而异。

同乡试相似,十八房同考按本经先分阅试卷,取中后递呈主考裁定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