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你恨他们吗?”编剧问道。

“不恨。恨啥子?俺亲娘那种城里的,俺要真跟她,早饿死了。俺娘跟俺说,俺亲娘生俺的时候才十六岁捏,俺娘说她就是个孩子,能把俺养活三个月,都是老天有眼,她兜里有钱。她和俺爹肯定不是真心在一起的。再说俺亲娘在这儿受了那么多年的苦,俺亲爹不得尝尝什么叫做父子离别之痛。”

众人:……这真是一个七八岁孩子?

“你可真是你亲娘的好大儿。”导演忍不住无语。

张糯米下巴微抬,一脸得意:“那是。俺娘说,儿子在没结婚前,就得向着娘,保护娘不被男人揍,将来结婚也能疼媳妇。”

众人:……

“不过,说到底,你养母养父,也就是你现在的爹娘将你养得很好。张糯米继续保持。”编剧夸赞道。

张糯米€€瑟:“张老师也说我这个人性格好。将来一定是大才!”

张坤水:……丫的,老子是看你脸皮厚,将来绝对是个搞外交的料。

听着张糯米叽里呱啦的瞎叨叨,众人不知不觉就爬上了土匪寨蜿蜒的石阶,来到了寨子大门口。

土匪寨的大门过去是建造了石头城楼和木制€€望塔的。几十年过去,木制€€望塔什么的,早已经消失,只剩下满是岁月痕迹的简陋城楼围墙。

为了防止冬天熊瞎子,老虎,狼啥子的进村,大门上现在还保留着大木门,听说这门每年冬天来临前,都要检修,加固,以防止熊瞎子和狼来的时候,挡不住。

“好有历史痕迹啊!”编剧赵一先扶了扶眼镜道,“这地方要是排个另一片,都不需要特效。”

“别瞎说。”徐导演示意对方,前面有人。

赵一先看到两老人在前方的门口停下,立马闭嘴。

张坤水道:“这个村,一共有十九户人家,两百二十三口人。最重要的是家家户户关系简单。”

徐导:十几户两百多人,还简单?

张糯米笑嘻嘻补充道:“俺爹说,咱这儿冬天长,入冬就待屋里了,光造孩子了,所以家家户户孩子多。”

众人:……这男人说话真是不避讳。

“本来俺们这儿不止这些人的,就是这些年计划经济,大队政策多,还什么都要固定数量,咱们这儿地又少,好多根本完成了上面给的指标,就都搬回大队那边去了。

俺们家原本也是要搬的,但是俺们家爷奶搬来的时候,在村里也没房子,回去还要建房子,家里没钱,就没法搬了。俺们家,加上俺爷,爹娘和我一共十口人。”

“……”众人:……七,七个孩子!

“糯米儿,你咋回来了?”靠近土匪寨大门口的时候,两个背着满满猪草筐子的老头停下来,堵在寨子门口,蹙眉看着糯米以及糯米背后的人。

“驼背儿爷爷,张爷爷,我跟我老师过来拍电影,之前说过的。”张糯米大声道。

俩老头闻言立刻想到了什么,整个人瞬间精神了。两双老眼都从浑浊变得闪闪透亮。

之前大队长找了个有月亮的晚上,特意跑过来跟他们说,他们这儿要来个拍电影啥人。拍得是过去鬼子欺负咱华国人的爱国电影。因为要借用他们的地儿,拍摄期间,他们整个村子都可以去剧组吃饭。拍摄完,如果他们参演了,还会给他们发工资。跟城里工人一样。

但是有一点,因为大队那边有些知青见不得他们泥腿子好,总想偷奸耍滑,所以这件事在拍摄完之前,一定不能跟外人说。

否则,拍摄组就会上别的村子去拍摄。

在东北这疙瘩,多得是身居老林子的村子。他们土匪寨子好不容易能跟工人一样拿工资,谁愿意放弃啊!

事后,小队长还就这事儿三令五申的说了好几次。

只是他们伸长脖子等了快半个月了,都没见人影。

第144章 我不是三岁小孩,我四岁了

“终于来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