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平贤王开始只捐了十车的炭,元化帝怕长兄没炭烧,专门派身边的大太监温幸去平贤王府上一趟,嘱咐长兄千万量力而行。

温幸走后,平贤王上折子说自己家资颇丰,无需圣上担忧,又捐了二十车的炭和五百匹棉布。背过人处,脸黑了好几日。

三皇子晋王出资最多,一挥手就是一千担粮食和一千匹布,还写了一篇句句恳切,忧心边军想为父皇分忧的锦绣文章,引来无数夸赞,一时间风头无两。

晋王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到这么多物资捐出去,多亏了母妃的娘家,还有母族的姻亲们,许多互相联姻的世家大族,比如辽州郁氏,已经隐隐站在了三皇子身后。

元化帝年近五十,虽然还未显衰老之态,但皇位易主并非遥不可及。太子身体弱,又失了圣心,让一切变得可能起来。

从龙之功,这世上谁能忍住不搏呢?

朝臣和勋贵们捐的物资不少送到了辽州,辽州都指挥使大喜过望,心里对秋华年的观感更上一层。

他让家眷们多邀请秋华年赴宴,还忍痛送了秋华年一匹真正的好马。

那是边军去年从鞑子们手里俘虏过来的,在草原上的主人至少是一个千夫长。

骏马通体黑色,足有一人半高,黑绸般的皮毛不见一丝杂毛,每一条肌肉都无比健壮流畅,靠近一些就能感觉到热血沸腾的躁动。

这马秋华年自己不敢骑,命名为“玄野”后,转赠给了杜云瑟。

隔日杜云瑟骑着玄野带秋华年去庄子上游玩,秋华年没坐过这么烈的马,全程缩在杜云瑟怀里,时刻怀疑自己会被甩下去,感觉比在现代坐海盗船刺I激多了。

两人到庄子上时,秋华年出了一身的汗。

都到了庄子上,秋华年索性吩咐人准备温泉,和杜云瑟一起好好泡温泉放松一下。

结果这一下,就是整个下午,晚饭时候杜云瑟才抱着筋疲力尽的秋华年出来。

秋华年乖乖被包在被子里,任杜云瑟帮自己擦头发,耳尖红得发烫,神情餍足。

杜云瑟碰了碰他的腰,秋华年吃痛嘶了一声。

“华哥儿以后还敢不敢这么闹,嗯?”

今天闹成这样,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秋华年千奇百怪的“理论知识”太丰富了些,实践起来没完没了。

秋华年把脸埋进被子里,半晌后瓮声瓮气的声音传出来。

“你猜?”

杜云瑟轻笑摇头,一点点帮秋华年按I摩身体。

第104章 买仆役

秋风萧瑟,寒气逼近,似乎只是一转眼,襄平府街道上的人就都换上了冬衣。

这个冬日百姓过完一个丰年,大多安详富足,朝野上下却一点也不太平。

元化帝人近晚年,脾性比年轻时更加暴躁易怒,抓了好几个贪赃枉法的大案,处置了一大批官员,从抄家流放到剥皮充草不一而足。

襄平府这次没有官员落马,但官牙前排起长长的队伍,都是从别处拉来的抄家后贩卖的仆役。

杜云瑟找秋华年商量,“冬日活重,要时常扫雪、搬柴、背炭,金三和金婆子年纪大了做不过来,天寒地冻不小心摔了就不好了。”

“明年二三月我们去京中应试,身边要带人,家里也要留人照看。不如趁最近官牙人多再买一些人吧。”

秋华年点头,杜云瑟这话提醒了他。

之前选择金三爷孙三人,为的是性价比,秋华年家的人都没什么讲究,三人足够干完所有活计了。

但随着杜云瑟身份的提高,要去的地方、要做的事越来越多,这三个人就不太够用了。

就像之前他们回杜家村,带上金三、金婆子和珊瑚后,连看宅子的人都没有了,还得找祝经纬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