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元化帝冒着二皇子在边关拥兵自重的风险,也要执意给他封王,说明其他皇子的势力让他感到了不安。

是太子,还是晋王,抑或是兼而有之?

屋外刮过一阵疾风,卷起轻薄的尘土和零落的花瓣,室内的灯火照亮门前方寸之地,很快就消融在晦暗不明的空旷院子中。

秋华年意识到,在自己未曾注视到的地方,无数错综复杂的大事正在发生着。

他看向杜云瑟,昏黄烛火下,青年俊美无俦的脸上写着深沉与镇定自若。

“华年,你还记得在襄平府时,我曾给你说过一句话吗?”

“什么?”

“不想坐以待毙,任人揉捏。从龙之功,怎能不搏?”

在意识到自家夫郎,自己想共度一生之人身世有异后,杜云瑟便脱离了元化帝的掌控,悄无声息地改变了目标。

“你是不是,一直比我多知道些什么?”

杜云瑟轻轻拉住秋华年的手,沉声说道,“华哥儿听说过二十年前的汾王叛乱大案吗?”

……

京城最近气氛紧张,闵乐逸得到兄长的叮嘱,几日都没有出门,无聊到身上快长蘑菇了。

大嫂任夙音刚生了孩子,家中不能吵闹,闵乐逸只能躲在自己房间里哗啦哗啦地翻书,半天没看进去一个字。

就在这时,虎符悄悄进来了。

“哥儿!外面有人找你!”

“找我?”闵乐逸不明所以,“专门找我的?谁啊?”

虎符神神秘秘地凑近闵乐逸,“是吴深小将军,他说想请哥儿说件大事!”

第183章 求亲

闵乐逸犹豫了一下,想起吴深曾答应过自己替自己找合适的武将夫婿,悄悄去赴约了。

元宵节那天晚上长安大街上发生的事,郁氏一族的大夫人以及管嬷嬷顾忌着吴深,没有四处宣扬。

但她们一个作为世家宗妇,一个作为抚育过皇子的宫里出来的嬷嬷,在京城贵眷圈子中自带光环,稍微透露几句对闵乐逸的不喜,就足以让闵乐逸的名声更差了。

说到底,还是闵家根基不深,闵太康已经不在朝为官的缘故,柿子挑软的捏,换成声名显赫的齐黍县主,郁氏大夫人和管嬷嬷在外面说一万句,也对他造不成丝毫影响。

世人都不是傻子,随着郁氏大夫人的意思孤立闵乐逸,自然不是因为闲得慌,而是想烧郁氏和晋王的热灶。要让他们为这个去得罪真正得罪不起的人,就没人愿意了。

而郁氏大夫人一直揪着闵乐逸不放的原因也很明显——闵乐逸曾经差点与郁闽定亲,因为和郁氏大夫人关系匪浅的管嬷嬷教导过闵乐逸一阵子,那时候经常逼他出门交际,所以这件事知道的人不少。

最后亲没结成,总要有个能对外说的理由,不能是郁闽的错,更不能是操办此事的郁大夫人的错,那就只能是闵乐逸“不合适”了。

闵乐逸知道兄嫂以及远在外地的父亲和祖母都在为自己的事着急,闵乐逸不愿意拖累家人,想自己把事情处理妥当。

因为知道对吴深提出的那个嫁给边关武将的策略,家里人肯定一时半会儿不会放心,所以他还没和家里人说过,打算等人选定下,再请家人们一起定夺。

闵乐逸换了身不起眼的衣服,和虎符一起出门,吴深今日没有牵马,抱着胳膊站在巷子尽头,一看见闵乐逸就笑了。

他今日穿得比较正式,一身耀目的将军常服,上身石青曳撒,下身绯红裙袍,衣服上绣着一只栩栩如生的七彩麒麟,呈雄斗之势,金玉革带将劲瘦的腰肢束起,更显出宽肩长腿,蜂腰猿臂。

闵乐逸一眼就注意到了这身气派的衣裳,下意识围着吴深转了半圈。

“好俊的衣服!这就是将军服吗?”

裕朝对衣料和衣服样式限制不严,但礼制中规定的许多特定款式与布料的衣服,依旧只有到达一定身份的人才能穿,闵乐逸只在连环画本上见过不清晰的将军服,从没在现实中亲眼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