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二人的婚礼在十一月中旬举办,时间有些仓促,但有礼部协助,依旧办得无比盛大,冲散了京城上空从宫变开始便没有消失过的阴云。

秋华年和杜云瑟专程回京一趟为友人们道喜,闵乐逸的父亲闵太康和祖母也从外地赶来了。

秋华年作为闵乐逸的好友和半个媒人,受到了闵家的热烈招待,婚礼前日,秋华年去看闵乐逸,顺便看了看他的嫁妆单子,被上面的东西吓了一跳。

“你家不会是把所有家产都变卖了写在上面了吧?怎么这么多?”

闵乐逸不爱看账,这个嫁妆单子还是祖母硬压着才认真看完的,他接过来指了指,“只有这一页的一处宅子,三个铺子和三个庄子,还有一千两银子是我家给我准备的。”

“其余的从这里到这里,是吴家送来的聘礼,爹爹和兄嫂全都让我带过去;从这里到这里,是陛下赐下的添妆,也要加进单子里。”

吴家只有吴深一个孩子,给出的聘礼诚意十足,两者加起来已经让嫁妆单子十分惹眼了,再加上昭新帝赐下的按郡主份例准备的嫁妆,更是不得了,那些王府勋贵嫁孩子也没有这么多嫁妆。

秋华年大致估算了一下,闵乐逸的嫁妆换算成银子,怕是有三四万两,抵得上秋记六陈几年的净收入了。

闵乐逸对自己的财富毫不关心,兴奋地和秋华年说悄悄话,“吴深给我说,明年京中局势稳定后,他大概要回边关带兵,到时候带我去草原上骑马射箭!”

秋华年失笑,“我看婚礼别办了,让吴深现在就来骑上马带你跑去边关,你才高兴。”

闵乐逸清了清嗓子,没有反驳,他确实不喜欢婚礼繁琐的礼仪和准备工作,每天都通过幻想未来去草原策马奔腾来说服自己坚持下去。

这些话他可不敢和祖母他们说,只敢和秋华年抱怨一下。反正自己和吴深更丢人的故事华哥儿都知道,债多不压身嘛。

第222章 抓周【加更】

闵乐逸和吴深的婚礼非常盛大,过程中发生了一个有趣的小插曲。

大名鼎鼎的吴深将军背人进门时,紧张到差点没踩稳台阶,幸好他力气大,平衡力强,在最后关头稳住了身体,不然婚礼当天新郎和新夫郎一起摔在地上这种事情,能让人念叨一辈子。

很快十一月走到末尾,在一阵阵纷飞的大雪中,这一年进入了最后的月份,秋华年家也要准备一件大事。

——谷谷和秧秧的周岁礼就要到了。

作为位高权重的杜知府和齐黍县主的孩子,谷谷与秧秧自出生起就没缺过关注,虽然因为年纪小一直待在家里,但外头的人可从没忘了这一茬。

进入十二月后,知府官邸开始接连收到各种打听周岁礼的帖子,嘴上说想见一见小公子们,实际上都是要借这个机会和孩子的父亲们拉近关系。

九九把帖子整理了一下,拿给秋华年看,“居然还有人想和秧秧定娃娃亲,真叫人不知该说什么。”

九九指着的那个帖子措辞很委婉,娃娃亲的事只用寥寥几笔暗示了一下,但九九和秋华年都已经很熟悉这种社交辞令了,一眼就能看懂背后的意思。

想定亲的人家是族地在天津府范围内的一个世家大族,姓孙,孙氏一族虽然比不上曾经的江南迟氏、晋州解氏,但也是传承数百年出过不少高官贵眷的望族。

昭新帝登基后,处置了一批世家,为了稳定人心,分而化之,又拉拢重用了一批世家,孙氏就在被重用的这批里。

孙氏在天津府一带树大根深,强龙不压地头蛇,杜云瑟初来天津,还需要和他们打好关系以保证政令通畅。

秋华年要忙的事情太多,没怎么见过孙氏一族的人,九九现在代表府上参加天津府贵眷们的日常交际,倒是经常和孙氏的小姐公子们打交道。

孙氏帖子中提到的娃娃亲对象是他们家最新一辈的嫡长男,今年三岁,单看身份条件,非常有诚意,但九九清楚,华哥哥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答应的。

秋华年当然不想答应,他磨了一天的牙,晚上和杜云瑟说起时,还在咬牙切齿。

秧秧小团子不知道爹爹在想什么,没心没肺地躺在暖阁的小床上打哈欠,入冬之后大爬床就被收起来了,这个时代药物稀少,小孩子抵抗力低,感染风寒可不是闹着玩的。

没了大爬床,秧秧更懒了,一天中大半时间都在一动不动地“休养生息”,谷谷都能扶着围栏走几步路了他也不着急。

秋华年伸手戳了戳儿子软乎乎的小肚皮,嘀咕他,“想我卷王一世,怎么生了你这么懒的小家伙,以后遇到不顺心的事还这么懒可怎么办啊。”

秧秧又打了个哈欠,把爹爹使坏的手拍开,慢悠悠翻了个身,把小肚皮护在下面,以趴着的姿势继续睡大觉。

“……”秋华年看向杜云瑟,“你管管他!”

杜云瑟失笑,小的说不得,大的更是不能违抗,只能挑别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