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决赛,看他技术扶贫英格兰!

进了四强, 虽然全队都很高兴。

不过即使如此,训练依旧不能落下。

这天一早,乔西就跟着大家去训练了。

在训练现场,本来大家都在认真训练。

乔西则是在拉伸。

忽然, 队内的一个球员, 盖亚走了过来。

他拍拍手, 招呼大家说道:“大家,我有了一个新的想法,我来和你们说一下。”

他说完后, 大家就开始看着盖亚, 等待他的下文。

随后。

盖亚仿佛教练那般,搬出一个战术板, “我昨天灵感突发奇想,想到了一个任意球开球时候的……影帝战术!”

而后。

他就把他的想法和大家说了一下。

大家先是被他逗笑了,而后又认真思索了起来,觉得可行。

下午。

南门来到球场。

看到自己的球员正在演练一个任意球。

他一开始, 还以为这是一个正常的任意球。

但是很快,他就发现了不对劲的地方。

开任意球的人是凯。

此时。

他双手叉腰, 站在球的不远处。

而后, 他举起一个手, 示意要开球了。

再然后,

他后退几步,然后一个助跑,接着,朝着球的位置跑去。

抬脚, 打算踢——

而后。

下一秒。

在踢到球之前。

凯直接“不小心”(故意)摔倒在地。

而他摔倒后, 站在他很近位置的乔西, 猛地接上去。

仿佛接力一样,乔西丝滑地接上去,直接踢球!

乔西的脚法还是很好的,他一脚抽射出去,一个漂亮的电梯球直挂死角。

然而。

这还不是“这幕戏”的结束。

球此时还在半空中飞,门前站着的盖亚,却已经站在了最显眼的位置,对着球门做了一个“庆祝球进了!”的欢呼动作。

明明球还没进,但是因为他这个迷惑性的动作,导致对面几个防守的队员,以为这球真的进了,放松了一丝警惕。

以至于有个防守人员真以为这球进了,都没有继续回头去看那个球了。

在这迷惑性的战术大获成功之际……

球也正好进了。

至此。

这场“大戏”结束。

乔西作为这幕戏的演员之一,他演完后,心里只有一个想法:

英格兰队,真是人才辈出啊!

不仅有踢球的,还有导演和演员!

这踢球踢着踢着,还能演一出戏。

太牛了。

一边的导演南门,神色复杂地看着这群顽皮的小伙。

而后,他深吸了一口气,拍了拍手道:“谁是导演?导得不错,下场比赛任意球,你们就这么踢,你们这拙劣的演技可能骗不了太多的人,但是哪怕能骗到10%的对手,这个球就能进了。”

南门说完,嘴角还带着笑。

看来是真的被这群小伙子给搞笑到了。

……

……

午饭的时候。

乔西在酒店的球员专属餐厅里用餐。

他一边看着手机,一边在看新闻。

此时。

他看到一条讨论贴写着——

“乔西的耐力是不是比驴还厉害?”

下面的议论都是这样的。

“你们说说看,上一场,乔西满场飞跑120分钟,完全看不到任何体力流失的疲惫,他这真的比驴还好使啊!”

“你让一头驴天天干活,驴也会累,乔西竟然不累?!”

“乔西在我心里,比驴还吃苦耐劳!”

很快。

乔西发现,网友们在讨论自己的时候,越来越多的人,开始用“驴哥”来代替自己了。

乔西:“……”

——“驴哥是真的能跑,不知道下场驴哥会不会首发。”

——“驴哥说他一天去三次健身房,是真的把自己当驴使,怪不得短短时间,从体能黑洞变成了体能宝藏。”

看着球迷们一声一声的驴哥……乔西陷入了沉思。

不是。

你们为什么不能给我取一个好听一点的绰号呢?

你们真的觉得这个绰号是爱称吗?

而后。

最刺激的还不是这个。

很快。

乔西就浏览到,另一个话题。

球迷们正在讨论目前各个位置上,世界上最好的球员。

比如,世界上最好的守门员,他们认为德国的守门员乔灵顿是世界第一门将,球迷们称他为“世一门”。

然后,他们还觉得意大利后卫科斯塔是最好的左边卫,他们称之为“世一左”。

同时,他们还评出了本届世界杯的“世一右”(右边为),“世一中”(中后卫),等等。

就是,通常,在一个位置上,如果能够称之为世界第一的球员。

会被球迷冠上“世一X”这样的名号。

此时。

轮到乔西了。

大家热烈讨论着,“所以,乔西作为本届世界杯,最出彩的右边锋,他是不是足够称得上是‘世一锋’呢?”

“我觉得可以啊,这届世界杯,真的没有比乔西更出彩的边锋了。”

就在大家都在讨论,乔西应该是本届世界杯当之无愧的“世一锋”的时候。

有一个网友的回答,瞬间引起了无数点赞。

这个人的回答是:

——“想多了,世一锋?明显不是。”

——“是,世一驴!!!”(点赞+999)

乔西:“……”

……

……

下午的时候,暂时不用训练。

乔西也没什么地方要去玩,他打算去卡塔尔国家图书馆看看。

因为据说卡塔尔国家图书馆是亚洲最大的图书馆,里面有很多珍藏的书籍。

所以乔西打算去看看。

在去图书馆的出租车上。

他正在闭目养神,却忽然听到司机开的广播里,正在念俄国著名诗人普希金的诗。

并且,这并非是普希金的成名作,这首是普希金诗词里面非常冷门的一首,叫作——《可怜的骑士》。

可以说,大部分知道普希的人,都是没听过这首诗的。

此时。

广播里正在用俄文朗诵这首诗。

乔西没学过俄文。

可是他却把这首俄文诗词全部听懂了……

原因在于。

昨晚。

自己的脑子里忽然蹦出了几句系统音。

——“魅魔主人,恭喜你连续触发30次成功蛊惑,系统为你挑选了奖励礼包,请你选择。”

乔西看着各种奇怪功能的奖励礼包。

正打算选一个什么“视力突飞猛进”礼包。

谁知,手一抖。

选了个“随机”……

而后。

——“恭喜宿主,随机获得‘精通俄语大礼包’。”

乔西直接懵逼了。

不是。

我一个踢球的英国人。

你让我精通俄语干什么????

日了。

不过选都选了,乔西也没办法了。

随后。

思绪被拉了回来,回到了此时的出租车上。

可是他却发现,魅魔对于高文学性的东西,有着极度的敏感,并且,魅魔的记忆力非常好。

在广播里朗诵了一遍这首诗之后。

乔西竟然脑子里自动把这首诗给用俄文复述出来了。

好神奇……

这种超强的记忆力,可能只针对高文学性的东西。

因为在其他方面,乔西的记忆力很好,却也没有达到这种“过目不忘”的地步。

此时,图书馆到了。

乔西便走了进去。

在图书馆内,他在书架里找了找。

正好看到一本《普希金》诗集。

下意识地,他就把这本书给拿下来,坐到位子上去看了。

在图书馆周围。

当然有些人已经把乔西认出来了。

但是图书馆这种安静私密的环境,贸然上前打扰不好,大家还是本着边界感,只能偷偷把看到乔西的事PO到网上。

但是没有亲自上前去搭讪的。

——“卧槽,我看到乔西在卡塔尔国家图书馆,他在看书,不愧是学霸。”

——“等等,他看的竟然是……《普希金诗集》,卧槽,牛逼,乔西竟然是一个文艺青年?”

不仅网友们很意外乔西竟然在看《普希金诗集》,现在在图书馆的其他人,也很诧异。

此时。

一个戴眼镜的男生,对自己朋友说道:“你瞧,那个乔西不是一个足球运动员吗?他看普希金总觉得很违和,这真的不是在硬拗人设?估计哪里还有摄像机在给他拍街拍吧……”

他的朋友回答:“也不一定,运动员里也有偏爱文学的,凡事都不一定。”

戴眼镜男生不屑一顾,“切,那也不至于到图书馆来看普希金吧,这太像是硬拗造型了。”

此时。

乔西把普希金的诗词翻完了。

魅魔对于这种高级文学的记忆力依旧在线,他感觉自己就都看了一遍,仿佛就都背出来了。

随后。

他打算去走一走。

却发现,在图书馆的走廊里,竟然有各种自发举办的书友会。

其中。

就有一个“普希金诗友会”。

出于好奇,乔西走了进去。

他一进去,里面的招待员就把乔西认出来了。

那人十分诧异地说道:“……你是世界杯的那个乔西?”

乔西微笑和他打了一个招呼。

而后,他正准备进去。

却看到外面走进来一个带眼镜的男生。

这个男生正是刚才那个在远处,悄悄嘲讽了乔西看普希金是拗造型的那个男生。

他也是普希金诗社的人员。

他走过来,对乔西上下打量一番,“你是乔西?你踢球很棒,不过我们普希金诗社只接待那些真心对普希金诗感兴趣的人,不是那种随便来观光的地方。”

乔西笑了笑,“我确实是真心感兴趣,所以想来交流一下。”

眼镜男请乔西坐下,“好,不过我们有考核,通过考核就可以进来 ,不论你是不是外国人,我们在网上也有官网和组织,只要你能上网,你即使回国了,也可以和我们交流。”

乔西:“当然。”

魅魔的思维让他对普希金很感兴趣,所以他想要加入。

虽然他隐约有感觉到,对方似乎在告诉自己“我们诗社是设有门槛的,不是谁都可以加入的,我看你好像也不像是一个诗迷的样子,你确定要接受考核吗?”

但是他倒无所谓,试试呗。

不行就算了。

那个眼镜男笑了笑,而后也是一本正经坐下,十分正式地拿出一张考核纸。

“先问一个简单的吧,毕竟你也不是什么文学系大学生,问太难的可能会不太友好,”说完,他“友善”地笑了笑。

仿佛在说“我先给你放个水,你要是这么简单的都不会,那就别想了。”

眼镜男接着道:“先朗诵一首普希金的名作吧,《假如生活欺骗了你》,用英语念就行了。”

乔西想起刚才自己翻阅过的那本英文版的《普希金诗集》,里面第一首就是这个,他看了一遍便记住了,于是他便一字不差背了出来。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背完后。

眼镜男没什么反应,“不错,不过这属于大部分人应该都会背的,毕竟是名诗。”

说完,他扫了眼乔西,“再来一道考核吧,你再朗诵一首《可怜的骑士》吧。这是一首非常冷门的诗词,除非是普希金的真爱读者,不然几乎是不可能听过,更别提背出来了,你能朗诵出来吗?”

眼镜男这么说完,旁边的年轻男子似乎看不过去了,“你这题目也太难了吧?除了普希金真爱粉,能有几个人朗诵的出来?你让一个运动员朗诵这么冷门的诗,不是为难吗?”

眼镜男却笑了笑,“我们诗社的名字是普希金诗社,若不是真爱粉,为什么要来?”

那年轻男子没话说了,却还是觉得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