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承朝他微微一笑:“你干跪着也无用, 不如陪我一起抄经文,烧给他们如何?”
秦凛抿唇,少顷, 默默颔首。
他意识到, 每一次面对亲族逝世的事实,他都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这样下去, 只会让他重复发病, 让亲者痛仇者快, 仅此而已。
就像眼前人所说,这有什么意义?母妃和舅舅希望他这个样子吗?
不如化悲愤为力量, 想着以后如何为他们报仇。
楚承于是拜托旁边的小沙弥送些纸墨笔砚过来。等送过来了, 他又对秦凛说:“殿下, 我不会磨墨, 您能帮我吗?”
“嗯。”秦凛起身, 搬个椅子坐在楚承身边, 默默为他磨墨。
楚承润了润笔, 沉吟片刻,才提笔,抄起《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曾许下“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愿, 要度尽六道众生。因此《地藏菩萨本愿经》是很传统的用于超度他人的经文。除此之外, 《金刚经》、《十方净土随愿往生经》亦有同样效果。
楚承索性将这三篇经文尽皆抄写,写满一张纸便递给秦凛。秦凛接过, 先是看一遍, 然后自己跟着誊写。写着写着,不知为何, 心竟然也逐渐宁静下来。
不知不觉,日近晌午。
“南无阿弥陀佛——”
耳边忽然传来一声佛吟。
楚承早就感应到身后有人,闻声也不惊讶,只是转身朝面前一身素色僧袍的年老和尚淡然一笑:“大师驻足良久,不知有何赐教?”
一旁的秦凛如梦初醒,放下毛笔看了过去。
那年老和尚双手合十,宝相庄严:“贫僧空性,见过施主。”
“原来是空性大师。”楚承同样双手合十,向其行礼。
空性颔首,说:“施主方才所写佛经,老衲从未见过,但读来却觉如大吕黄钟,振聋发聩。不知施主是从何处得来?”
哦?
楚承默
默挑眉,这才明白自己刚才所写的佛经,这个世界居然没有。
嗯,这无数的小世界都是他所在的星际世界孕育出的平行宇宙,所以在文字、语言和文化等方面一脉相承,万变不离其宗。
佛道这两个宗教自然也存在于各个平行小世界,只是发展不同罢了。
楚承的原身不信佛也不信道,所以他从原身身上汲取到的相关知识为零,所以他才选取了上两个世界看过的佛经抄写下来,作为超度用。
这大概就是信息差吧。
楚承想着,倒也没放在心上,随口回答道:“这是一位高僧前往大西佛国取来的佛经,偶然为我……本宫所得。”
空性闻言,顿时眼睛一亮:“不知老衲能否抄录一份?”
“可以。”楚承颔首。
空性立即满足地弯起眉眼:“多谢施主。”说着,他就将桌上楚承刚刚写好的经文珍重地拿起,交给身边的比丘放好,然后对楚承和秦凛道:“已是晌午,两位殿下肚中应已饥饿,便随老衲去斋堂用餐吧。”
“恭敬不如从命。”楚承从善如流,又朝秦凛伸出手:“殿下,走吧?”
秦凛盯着他的手看了几秒,才默默牵住:“嗯。”
出了佛堂,秦凛自动自觉地走到楚承前面,替他挡住北方凛冽的春风。也是亏了他,楚承才能维持住风姿,优雅地与一旁的空性谈论佛学。
大概是那三篇经文收获了空性的好感,对方对楚承的态度很友好,但很明显对秦凛是敬而远之的。
楚承与空□□流中发现,这个世界的佛学停滞在小乘佛法上。
简单来说,佛教有小乘佛教和大乘佛教。小乘佛教以自我完善和解脱为宗旨,即度己;而大乘佛教主张行菩萨道,普度众生,即度人。
大齐如今的佛道,自然是以小乘佛法为主,许多与大乘佛法有关的经文都是没有的。这使得齐国佛门都专注于度己,至于寺外的众生苦难,在他们眼中便如过眼云烟,无足轻重。
这位空性大师倒是很有佛性,虽然一生钻研的都是小乘佛法,但正因佛法高深,他自己在坐禅参悟之时也对此产生些许迷茫,只是囿于环境,不得甚解。
楚承经过一口漂着钱叶的水缸,忽然目光一动。
所谓盛世佛,乱世道。
当今皇帝秦观海初初登基时还算勤勉,齐国勉强也迎来盛世,于是佛教大盛;而当秦观海过了当打之年,对长生的渴望也令他开始笃信佛道。
佛修来生,道重今世。
但秦观海却兼而修之。
——毕竟,万一他这辈子没修得长生,那下辈子也能有个指望不是?
这大报恩寺在秦观海心中的地位自然也无限拔高。
即便原身对佛道不算了解,也常常听说皇帝经常邀请这空性大师入宫讨论佛法禅理。大报恩寺若举办法会,皇帝亦必会参加。
大概是小乘佛法的理念很合他的口味?
总而言之,这位空性大师在皇帝、百官和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极高的。或许自己可以通过影响他来影响齐国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