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了你的志愿。”高三年段办公室里,老师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将手里的一叠表格摊在桌面上,“你的成绩排名一直都在年级前列,很有冲刺T大的希望,老师们也都很看好你。”
“谢谢老师,我会尽力。”真真站在办公桌前,脸上无波无澜,心里并没有因为老师这番话起什么涟漪。
他的目光正定格在最上面的一张表格上,真真的班主任是教物理的,同时还是很多班级的任课老师。
“只剩下最后一百天了,继续保持这个状态,当然,你也不要有太大的心理压力,尽全力就行。”清校的铃声响起,老师瞄了眼桌上的电子钟,滑动鼠标,关掉了电脑,“好了,回去吧,你也要多注意休息,晚上尽量和妈妈一起早点收摊。”
真真点点头,站起身,不再看桌上那叠其他班的志愿表,礼貌地对老师说,“那我先回去了,老师再见。”
真真提着书包走出办公楼的时候,离放学已经过了四十多分钟,今晚难得没有晚自习,同学们都早早放学回家,学校里是难得的空荡。
上周的班会上,学校向整个高三年段的同学征集了志愿。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时间里,老师会单独找每一个同学聊聊各自的志愿情况。
今天正好轮到真真。
真真的第一志愿是T大,国内的顶尖学府,就算是三中这样的重点中学,每年考上这个学校的学生也不过一只手,所以老师们对他抱了很大的期望。
以真真的成绩来说,只要发挥正常,上T大不成问题,但要离开B市去H市读书,真真还有其他顾虑。
比如高昂的学费生活费,比如他走后就没人可以帮妈妈的忙,妈妈一个人摆摊会很辛苦,债主还会随时随地上门,再比如——
正想着,真真就在妈妈的摊位前,看见了那个人。
不久之前,真真在老师的办公室里看到的他的志愿表,他的第一志愿是一所理工类985大学,就在本市。
他以为以他的家庭条件,会绕开高考,直接去申请国外的大学。
今天他只有一个人,身边没有围绕着那些聒噪浮夸的富二代,也不见乐队的其他人。他坐在离灶台最近的那张桌子前,拿着勺子吃着小馄饨,看上去安安静静,乖乖巧巧的。
他长得好看,嘴巴又甜,无论谁见了他,都会喜欢。吃馄饨的这会儿功夫里,三两句话就把真真妈妈哄得眉开眼笑,额外又往他的碗里添了几颗小馄饨。
馄饨还没吃完,一辆黑色的轿车就悄无声息地停在了路边,他扭头瞥了一眼,三两口把碗里剩下的几颗馄饨囫囵塞进了嘴里,抡起书包,挥手和妈妈道了声谢。
真真站在不远处,看着他上了轿车的后排,迈巴赫,真真认识,小时候爸爸的车库里也有一台。
直到黑色的轿车走远,真真才从铁门后走出来,来到妈妈面前。
“今天怎么这么晚才放学呀。”妈妈用抹布仔细擦着桌子,问。
真真:“老师有事留我。”
妈妈看了眼远去的尾灯,问真真,“那个男孩子也是你们学校的同学呀?”
其实刚才她早就看见真真了,也知道他是特地等到那个同学走后才过来的。
“嗯。”真真放下书包,就来到碗池前,收拾里面的空碗,“同年级,不同班。”
一班和十五班,一个在头,一个在尾。
“那你们是朋友吗?”妈妈试探着问,她在校外摆摊多年,真真没有觉得妈妈在学校门口卖馄饨是多么丢人的事,每次有同学来光顾,他都是大大方方地帮忙招呼。
从来没有像这次一样特地避开。
“不是。”真真言简意赅地回答。
“为什么?”
真真没有回答妈妈的这个问题,但他心里知道答案。
尘埃和星星,又怎么能当朋友。
妈妈是一个很细心的人,她观察着真真的反应,心里很快就有了一个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