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下午,总部过来视察的一行人终于被送走。顾靖扬松了一口气,回到办公室收拾东西,正准备早点下班,办公室里的私人线路响了起来。
“Hello?”
“Hey,Andrew,早安!” 带着隐隐疲惫又亢奋的声音从听筒中传过来,竟是好一段时间没有联络的方弘柏。
“弘柏?你在美国?” 会在下午四点跟他道早安的人,除了那个日夜颠倒的大歌星,不会有别人了。
“是啊,我回来半个月了,一直闭关,竟然错过了你的重要新闻,你吓了我一跳。”
微博是最近这一年才开始火起来的新社交平台,方弘柏还没有开通账号。他是天王巨星,每一个动作都必须要慎重考虑,微博的影响力有多大、跟粉丝的距离会多近,都还需要时间来检验,他们公司目前还在观望,也因此,这么热门的娱乐新闻他居然到黄花菜都凉了才听说。
“不过是一个意外而已。你竟然会为了这种小事打电话给我,才让我惊讶。”
“这怎么会是小事?上百万条转发,你已经是一个明星了。” 方弘柏略带夸张地说。
“这件事我已经处理好了,你的消息落伍了。” 顾靖扬还是笑笑的,不紧不慢,等着下文。虽然方弘柏的口气听起来像在取笑他,但他忙得很,不可能特地打一个电话来做这种无聊事。
“你真的很不够兄弟,我认识你这么久,竟然不知道你歌喉这么好。”
“能得到你这个专业人士的肯定,我很荣幸。” 顾靖扬失笑,别人不清楚,他却是门儿清,方弘柏一直接受美国著名声乐教师Seth Riggs的训练,那位可是名副其实的“天王天后的老师”,连摇滚巨匠Michael Jackson和麦当娜都是他的学生,方弘柏的唱功自然也远非一般流行乐手可比。
“我不是开玩笑,你的声音训练一下就可以出唱片了。”
不会吧?又来……顾靖扬有点头痛:“你不是认真的吧……”
好在方弘柏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做纠缠,话锋一转:“你知道我这次回来做什么吗?”
嗯?
“不是做专辑吗?” 不做专辑闭什么关?
那边嘿嘿笑了两声:“我在写剧本。”
剧本?顾靖扬愣了三秒钟才反应过来,有些不敢置信:“你要拍电影?”
不怪顾靖扬惊讶,方弘柏与时下流行的那种演而优则歌、歌而优则演的“三栖明星”不同,他以音乐出道,也一直都本本分分地做歌手,写歌、发专辑。虽然他这两年出演了四五部电影,但是比起他那十来张超白金销量的专辑、还有在音乐界拿各种大奖拿到手软的声望,实在很难令人把他跟电影联想在一起。
而现在,他居然说——他在写剧本?
那边又是几声方氏独特的嘿嘿笑声:“除了公司高层,还没有什么人知道,你可得替我保密。”
惊讶过后,顾靖扬脑子迅速转了转,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投资方找好了吗?发行方呢?”
“都没呢,剧本刚提交上去,至少得公司董事会先通过了才能谈这些。” 方弘柏刚写完剧本,终于能跟好友分享,他的声音听起来也比平常多了一些兴奋的情绪,“Andrew,这个片子,我打算自己拍。”
顾靖扬更惊讶了:“你是认真的?”
“是认真的,我为这件事准备三年了。现在剧本已经提交上去,不是大制作,我想投资方面也不会是太大问题。我差不多要开始搭班子了。”
怪不得这两年他频频跨界去拍电影,而且全都是挑国际知名导演的剧本,每部片子的导演风格截然不同,甚至连不符合自己巨星身份的男三都接。现在看来,拍电影只是顺便,偷师才是真的。
“好家伙,你瞒得可真够紧的。” 顾靖扬笑了出来,顺手打开桌上的矿泉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嘿嘿……” 方弘柏贼兮兮地,“有的,我的电影中需要一个神秘嘉宾的客串。”
“咳咳咳……” 听筒里传来一阵咳嗽声。
顾靖扬被水呛了一下,声音都哑了:“你说什么?”
方弘柏一脸无辜地举着话筒:“我说我要请你来客串我的电影。”
这剧本是方弘柏的处’女作,他比较保守,写的是自己最擅长的题材——音乐,一个大明星和一个音乐系才女的爱情故事。
大明星的故事怎么少得了演唱会,有演唱会自然要有神秘嘉宾。这对方弘柏来说根本不算个事,他在写剧本的时候甚至都没有操心过这个嘉宾的选角,毕竟只是一场30秒的客串,无论是现实中还是拍电影,请个朋友来撑一下场面,真是再简单也没有了。
但是看了顾靖扬那个新闻后,他突然有了灵感。一个被数百万网民扒了将近一个月都挖不出来身份的神秘人物,作为“神秘嘉宾”昙花一现地出现在他的电影里,双重的神秘,现实和虚拟交织,真真假假、虚虚实实,一定能为他的电影增加不小的爆点。
方弘柏是个音乐人,天真起来是真天真,但他不轴,更不像有些音乐创作人一提起商业化就拉黑脸,仿佛创作是多么神圣不可侵犯一样,说得好听点是恃才傲物,说得难听点,也可以说是敝帚自珍。
才华横溢的人,不会把自己困在方寸之间。太过清高的人,就别做流行歌手。
想让自己的音乐被更多的人听见,就要先被市场认可,听众没有义务因为你很有才华就宠着你。这是多么简单的一个道理,却困死了无数创作歌手。要么在僵持中沉没,要么在挣扎中堕落。
方弘柏不一样。他随和的个性令他几乎像是天生的一样能够把握商业和音乐的平衡,公司要他写口水歌他就写,才华流水似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口水歌大卖之后,他再用累积的资本和人气去发下一张自己想做的音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不敝帚自珍,更不忘初心。
一张商业一张高冷,而且高冷起来根本没有边界,前一阵还玩中国风玩得不亦乐乎,下一张直接跨到电子,再下一张唱起了R&B,再下下张,好么,他又改走怀旧金曲路线了……这么多元的音乐风格,引来的歌迷自然也十分多元,很多爱他俊俏爱他唱情歌的歌迷甚至都不知道他写过摇滚、唱过爵士、会好几种乐器。只苦了那些死忠歌迷,偶像一换曲风她们也得跟着转变口味,跟在他屁股后面赶得风中凌乱还乐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