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下旬的一个周一中午,李聿告诉宋双榕:“我回来了。”
宋双榕下午没课,午觉睡到三点,醒来才看到有未读消息,迷迷糊糊地回复“欢迎回家”,又问:“金牌选手今晚想吃什么?”
没过多久,李聿回他:“你定。”
来北华市近两个月,宋双榕几乎没有外食过,除了学校食堂就是剧组盒饭,他也不多客气,问李聿有没有推荐的特色餐厅。
等了几分钟没有回复,宋双榕起床洗澡,从浴室出来后,在衣柜前站立片刻,最终还是拿了最常穿的普通卫衣和牛仔裤。
换好衣服,李聿的消息才到。
他以表格的形式发来三家不同餐厅的详细信息,囊括口味、评分、餐厅环境、与北华大学的直线距离等,问宋双榕:“有你想去的吗?”
宋双榕点开表格,霎时愣在原地,他只是随口一问,没想到李聿会做如此详尽的攻略,浏览后十分过意不去,问:“你最喜欢吃哪一家?”
“我没有去过,”李聿回复,几秒后又补充:“都不喜欢吃的话,还有其他备选方案。”
宋双榕连忙说“有”,选定离学校最近的一家融合餐厅,“这个。”
李聿回复他:“好的。”
两人不在同一校区,因此约定直接在餐厅门口碰面。
下午七点,宋双榕按照导航,步行抵达目的地。
餐厅坐落于一道无名胡同的最深处,有种大隐于市的神秘感。门前栽种了两颗合欢树,枝叶扶疏,高处的树冠挨在一起,形成一道天然拱门。
还未走近,宋双榕先看到了站在树下的李聿,他还穿着格子衬衫,内里是一件纯白T恤,双臂垂在身侧,站得笔直。
比起等人,更像是在竞赛台下候场。唯有衣角翩跹,附和树叶摇动的频率。
眼前的场景融洽到宋双榕不忍打破,脚步不自觉缓了下来,但李聿忽然抬头,目光定在他身上,宋双榕只好快步走到他面前,挥挥手说:“嗨,好久不见了。”
停了两秒,李聿似是极不熟练地抬手回应他,又转身推开门,说:“进去吧。”
上一次在校内时,宋双榕就发现了,李聿的步伐快且平稳,似乎从不习惯与人并肩,也不在乎身后的人能否跟上。
好在店内布局曲折,他不得不慢下来,最终停在一处靠窗的双人座前。
入座后,宋双榕把厚厚一本菜单推给他,眨了眨眼说:“餐厅我选的,你来点菜。”
李聿问宋双榕有没有不吃的食材,宋双榕对他摇摇头。李聿没有翻开菜单,准确地报出了表格中所有的招牌菜。
一直到服务生记录完离开,宋双榕才忍不住笑起来:“你记这么清楚。”
李聿没有说话,端起玻璃杯,仰头喝了一口柠檬水。
等他放下杯子,宋双榕托着下巴,好整以暇地看着他,问:“你又没来过,为什么给我推荐这家?”
“在网上搜索了排名。”李聿回答。
两人认识没多久,又相隔三周没见,宋双榕竟也不觉得陌生,甚至有种不知从何而来的亲近感。
“是吗,”他轻飘飘地笑着,继续追问:“那你平时和其他人出来都吃什么啊?”
李聿露出困惑的神情,隔一张桌子的距离,直视宋双榕,说:“我和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