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了几秒,宋双榕没有隐瞒,含混地说:“是他,不过我们只是朋友。”
“这样啊,”陈北燕收起手机,似是想了想才开口:“双榕,我这个电视台的同学是想,能不能和他当面聊聊项目,不过早上他拒绝之后,研究所那边的电话就联系不上了。”
以李聿的性格,不可能在同一件事上浪费两次时间,相同的号码也不会再接通,但宋双榕只是点点头,什么都没有说。
“你跟他认识的话,”陈北燕又问:“还有他别的联系方式吗?”
宋双榕张了张口,感到进退两难。
自入学以来,无论是学业还是生活,陈北燕事事都替他着想,甚至不久前,还动用关系,帮他介绍了几个电影的投资方。并且陈北燕可能是看出他的为难,因此只说要一个联系方式,没有让宋双榕帮忙劝说。
于情于理,宋双榕都不该推拒。
走到校门口时,陈北燕又接起一个电话,让宋双榕先回学校去,她有事外出,影像资料之后再整理。
她走后,宋双榕停在路边,拿出手机。
他答应了陈北燕,但没有直接把李聿的号码给她,而是说会转告李聿电视台的意思。
尽管宋双榕认为李聿仍会拒绝,但这已经是他一时能想到的最好的解决方法了——既帮了陈北燕的忙,也没有泄露李聿的隐私。
查看昨天和李聿的通话记录,共一分零二秒,宋双榕的手指悬在那串号码上,再次陷入两难的境地。
距离他拒绝李聿的好意,将界限划得分明,也只过去不到二十四小时,却又不得不主动联系他。
想了想,宋双榕还是决定发短信。他低着头,边走路边打字,反复地措辞,将事件原委交代清楚,又礼貌询问李聿的意见,阅读两遍后,才咬牙按下发送。
短信的提示音在不远处响了一声,宋双榕觉得耳熟,还没抬起头,又听到有人叫他。
李聿站在宿舍楼的台阶下面,外套、裤子和鞋子皆是深色,内里却穿了一件跳脱的蓝白格纹衬衫,像夏天的款式,因此看上去不太协调。
他却毫无知觉,手中拿着一本厚厚的书,自若地朝宋双榕走过来,说:“怎么走路不看路。”
恋爱期间,李聿也常对宋双榕说这句话,大多带着责备的意思,今天听上去却是平和的,像只是一句开场白。宋双榕攥了一下手心,顺势说:“在给你发短信。”
李聿一愣,边低头翻找手机,边问:“怎么了?”
“有一个电视台的针对青年学者的采访,”宋双榕切入话题,问:“你是不是接到了邀请?”
李聿从口袋里掏出手机,拿在手上,却还是看着宋双榕,回答:“是,今天上午。”
“哦,那是——”
“我拒绝了。”
两个人同时开口,宋双榕又尴尬地停下了。李聿看了看他,没再说话,低头看起短信内容。
宋双榕站在一旁,感到难以言喻的窘迫与局促,他不想让李聿继续读下去,于是说:“你忙的话就别看了,也不是什么重要的事。”
李聿不动,过了几秒,才从屏幕上挪开目光,说:“我知道了。”
莫名地,宋双榕松了一口气,正想问李聿怎么在这里时,又听到他问:“采访是什么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