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大漠长吻三

将军袍 百里桃酥 15068 字 2个月前

无边无际的荒凉戈壁上,狂风刚刚停歇,虽然早已过了晌午,但太阳仍旧毒辣,将泛着盐碱的土地照的白花花直刺眼睛。

一列长长的,足有数千人的军队正在戈壁滩上艰难地前行。队伍静默,步伐沉重。每个士兵无不面有菜色,嘴唇开裂,只有偶尔一轮的眼睛和如破风箱般呼气的胸膛,证明他们并不是行尸走肉,而是活生生的人。

不知走了多久,队伍最前方骑在一匹高壮黑马上,一身甲胄的男人终于被炙热的太阳晒得忍无可忍,下令停下修整。男人骨骼粗犷,但却极枯瘦,颧骨高凸,简直就是一具披了皲裂黑黄人/皮的活动骨架。一双深凹下去的眼睛,泛着莹莹绿光,仿佛一匹走投无路的头狼。

此人正是北嵘都元帅,阿都烈。

阿都烈一声令下,数千士兵眼睛骤然一亮,疲惫而羸弱的身体似乎在一瞬间被注入了大量活力,纷纷四散开来,你推我搡地奔向道路两边。那里遍地生长的足有半人高的灰绿色草丛,是被漠南百姓称之为“观音草”的梭梭丛。

饥渴交迫的北嵘士兵们,拿起身上的匕首短刀就从草丛根部往下挖,烟尘顿起,扬在他们皲裂的面庞上,却没有任何人躲避。他们瞪着绿莹莹的眼睛,灰头土脸,手脚麻利挖了不到一会儿功夫,就挖出一个个一丈多深的大坑,露出梭梭草深深扎在土地里的粗壮而密集的根须。

无数双干裂漆黑的手抢夺着这粗壮的根须,根茎上的土块都未来得及被擦净,就消失在一张张干渴的,苍白的口里。

在沙漠里,对于即将弹尽粮绝的北嵘士兵而言,根须中蓄满水分的梭梭草,就是他们赖以解渴、果腹的“救命草”。

阿都烈有些艰难地下马,看了看那些不断争抢梭梭草的将士,眼神中闪过一丝鄙夷。他接过属下递来的鹿皮水口袋,一边大口饮着,一边颤颤巍巍走向身后驮着几十口沉重木箱的骡马队。

随行的百夫长立刻识相地命人将木箱一个个熟练地打开,无数金银钱币,宝石金器顿时展现在阿都烈眼前,在落日的余晖下,静静反射出耀眼的金光。

百夫长躬身道:“您看,都在这儿,一个子儿都不少?”

阿都烈眼中闪烁出满意的神色,他伸手插进面前木箱,攥起满满一捧小金锭,闭着眼睛,迷醉地嗅了嗅。

百夫长观察着阿都烈的神色,犹豫了一下,终于小心翼翼道:“都元帅大人,这一路,为了这些宝贝,已经累死了十二匹骡子,剩下的几匹也是病恹恹的快驮不动了,您看……您看是不是……”

您看是不是舍弃一些宝贝,加紧赶路?

这后半句百夫长还没说完,脸上就“啪”地挨了阿都烈一马鞭。他顿时吓得跪在地上,捂着火辣辣的侧脸,战战兢兢再也不敢出声。

“哼,骡子驮不了,就换人驮。反正我手下的人手比骡子多。”

阿都烈冷冷地说着,突然觉得刚才那一鞭子,耗了太多力气,让他有点头晕,忙颤颤巍巍爬回到马背上去。

不能再拖延了,天黑之前,他必须走出这片戈壁。

“传我号令,继续出发!”

然而号令发出,所有北嵘士兵却没有任何人做出反应。

所有人都不约而同地停下了手中的动作,瞪大了眼睛,面有惧色地看向戈壁的尽头。

苍茫而混沌的天际,一轮如新血初凝般圆圆的落日,将金红色余晖豪放地泼洒在戈壁边缘平直的地平线上。伴随着红色的夕阳,天际出现了一个挺拔而矫健的黑色剪影。一人,一马,正伴着滚滚烟尘,如离弦之箭般义无反顾向他们冲过来!

阿都烈有些忐忑地咽了咽口水,莫名觉得远处那个身影,似曾相识。

越来越近,越来越近。

他们终于明白,为何天际会出现滚滚烟尘。

因为白烟之中,是无数战马的铁蹄!

最前面那个黑色的身影,一张银白色的狰狞面具,终于映入所有人的眼帘。

“银面阎罗!”

一声凄厉的尖叫划破苍穹,北嵘军队顿时骚乱起来。半年前北嵘与燕国的那场大战,他们就是栽在银面阎罗手下,那是一场众不敌寡,完全意料之外的惨败。此战之后,北嵘将士,无不对那神出鬼没,百步之外取人头的燕国鬼面将军闻风丧胆。这一次他们趁火打劫,大着胆子连吞漠南十二郡而无所顾忌,也是听闻这银面阎罗身受重伤,闭门不出,才更无所顾忌。

怎么这人又出来了!

啊啊啊!数千人仓皇而惨痛悲鸣,苍茫的戈壁瞬间变成血气冲天的地狱。

原本就奄奄一息,不堪一击的北嵘军队瞬间被气势汹汹的骏马铁蹄冲溃了脆弱的防线,纷纷丢盔弃甲,四下逃窜。

阿都烈一刀砍翻眼前一个正仓皇逃窜的小兵,大声喝道:“临阵脱逃者,斩!”

他此举并没有太多震慑力量,从漠南十二郡出来一路奔逃,士兵们早就对这视人命如草芥,财迷心窍的都元帅有了怨愤。如今大敌当前,更是无暇顾及,纷纷作鸟兽散,好不狼狈。

为数不多的几个要紧牙关,拿起刀剑抵抗的亲卫,没跟训练有素,斗志高昂的燕军纠缠几下,就成了血淋淋的刀下鬼。

阿都烈眼见情势陡变,慌忙迈着大步,喘着粗气不顾一切向那十来头拉着宝箱的骡马队奔去,瘦骨嶙峋的胳膊一扬鞭子,就要逃走。

然而骡马因为负重太多,根本走不快,眼见燕军就要追上,阿都烈目眦欲裂,仓皇地从宝箱抓起几把金锭揣进兜里,下骡狂奔。

呼!呼!呼!

跑了没几步,他就控制不住地剧烈干呕,不得不停下来,双手按着膝盖,弓着身,满身冷汗,却什么都呕不出来。

脖颈一凉,一柄雪亮的刀锋架在眼前。

阿都烈颤颤巍巍地抬头,恐惧而不甘地看着眼前那人银白色的面具下,一双黑亮的,没有任何感情的眼睛,在夕阳下闪烁着冰冷的寒光。

阿都烈苍白的嘴唇一开一合,说了几句,就再也发不出任何声音。

一捧鲜红的人血,随着一道银光泼洒在惨白的盐碱戈壁上。

苍凉的军号悠悠响起,晏长清收剑,带领黑压压的万名玄甲军,缓缓归去。

不知走了多久,半轮红日终于沉入夜色之中,只余下天际淡淡几抹暗紫色的云霞。一弯尖瘦惨白的月牙儿在黑沉沉的夜幕中摇摇欲坠。

在灰暗惨白的月色中,一座城池渐渐出现在所有燕军眼中。高耸的灰褐色的城墙,坚实的石头堡垒,即使经历了大地震,也已然巍峨地屹立在戈壁绿洲之中。

这正是燕国漠南十二郡之首,秦川。

所有玄甲军顿时松了一口气。这几天,他们为了剿灭趁地震,骚扰漠南的北嵘军,吃了不少苦头。连续十几天,他们趟过冰冷刺骨的雪水,横穿苍茫的沙漠,深入戈壁腹地,剿灭及俘虏北嵘军三万余。他们采用的,是大迂回,大穿插作战,这是他们主帅晏将军最擅长的战术,战无不胜,却也极其损耗元气,不免有人私下偷偷发几句牢骚。但是一想到主帅大病初愈,就和他们一样,头枕黄沙,以天为盖地为席,餐风露宿,却也没了任何脾气,默默咬紧牙关期盼着大捷的一天。

现如今终于得胜归来,不少玄甲军士兵甚至已经开始设想,如何好好吃几口漠南的烤肉,如何好好洗个热水澡,躺在柔软的被褥中休息。

墨绿镶金的燕军大旗在夜风中猎猎作响。飘扬的军旗下,晏长清静静地注视着不远处的秦川城。狰狞的银白色面具之下,挺秀的眉微微颦起。

他扬起一只手:“传我军令,所有玄甲军,就地驻扎,不得进城!”

这一声命令,宛若往正熊熊燃烧的炭火盆上泼了一盆凉水。所有人顿时静默了。

一身重甲,刚刚浴血奋战,满身疲惫的玄甲军将士,有的面露困惑,有的愤愤不平,但是他们毕竟是晏长清亲手带出来的军队,纵使此时颇有怨言,却碍于晏长清军威,无一人敢大声质疑。

副帅却胆子颇大。他纵马上前,看着晏长清冰冷的银面具,粗声粗气道:“将军此举何意?”

晏长清转过身来,眼前的副帅名叫向瑜,年龄大他七八岁,身材高大结实,一身怪力,棱角分明的面庞充满阳刚之气,言行举止亦粗犷豪迈,是非常忠勇而值得信任的猛将。

“你就不觉得,咱们这几场战役,赢得太容易了些?”晏长清问。

向瑜两道浓眉皱起来,摸了摸后脑勺粗硬的头发:“大人,你别说,这好像是有些太简单!不是说北嵘蛮子都是个个人高马大,跟骡马一样壮实吗?可咱们这几天在戈壁上见到的蛮子,却都面黄肌瘦,只剩半条命哩?我都不用斧头砍,单是两根指头就能把他们的小细脖子扭断!”

晏长清微微颔首,颦着眉,沉默不语。

没错,这几场战役,实在是赢得太蹊跷了。晏长清想不明白,为什么一向贪婪的北嵘军,在占领漠南十二郡不久,就仓皇而逃?为什么他们在戈壁寻歼的每一支北嵘军,都是个个面有菜色,瘦骨嶙峋,不堪一击?

就连这次北嵘军的最高统帅阿都烈也是如此。之前晏长清曾和他交手,依稀记得那是一个面如重枣,声若巨雷,胸厚体阔的八尺猛汉,一身蛮力,颇不好应付。今日若不是他仔细辨认,他简直无法将眼前那瘦骨嶙峋的羸弱之人,与记忆里的阿都烈看作一个人。

残阳余晖下,即将沦为刀下鬼的阿都烈,绿莹莹的眼睛里闪烁着诡异的光。

“大地坼,万鬼出。整个漠南都被诅咒了,今日我命丧与此,明日你们也未必逃得过!嗬——!嗬——!嗬!”

一路归程,晏长清不断回想着阿都烈临死前的这几句话。既困惑,又有些毛骨悚然。

北嵘军到底遇到了什么?

也许答案,就在远方的秦川城中。

森白的月光下,巍峨的秦川城墙隐隐透出几分鬼气。作为漠南十二郡之首,那城中一定还有数万正在遭受苦难的贫民百姓,遭遇强震,又遇北嵘军肆虐,也不知他们伤亡如何,是否能够挺过去。

无论秦川城中到底有什么可怕的事,作为燕国的大将军,他晏长清都绝对不可以对城中的数万百姓见死不救。

玄甲军终于在城外驻扎下来。晏长清低声嘱咐副将向瑜几句,带着一百名玄甲军精锐,和数百石朝廷拨下来的赈灾物资,义无反顾地叩开了秦川城冰冷厚重的城门。

----------------------

三日后。秦川城外二十里。

驼铃阵阵,一支浩浩荡荡,足有四五百人的驼马队背负着沉重的麻布袋子,正缓缓行走在荒漠之上。风沙渐起,为首的骆驼上,一双修长有力的小腿夹着骆驼肚子,有些不耐烦地晃了晃,轻巧一跃,落在地上。

赫连戎川眯着眼,在风沙中朝着一望无际的起伏沙丘尽头费力地望了望,回头道:“喂,老头儿,还有多久才到秦川?”

他问的人,是后面骡车里上一个胡子花白,裹着防风纱巾的老头,号称“漠南活地图”的向导。老头儿老眼昏花,方向感却奇佳。他抖抖索索从车架上爬下来,盘着腿席地一坐。风沙瞬间把他花白的头发吹得飘扬起来。老头儿板着脸,老神在在地闭着眼感受了一会儿风的朝向,又挖了一捧沙土,拈了一指甲盖,放在嘴里抿了抿。

“快到了,还有二十里,走得快些,半日可达。”

说完这句话,老头从地上爬起来,向赫连戎川鞠了一躬,摊开两只手掌。

赫连戎川一努嘴,旁边一个圆脸圆眼的白衣少年便上前,把满满一小袋沉甸甸的金块放在老头儿掌心。

老头儿面容严肃地掂了掂,满意地又向赫连戎川鞠了一躬,头也不回地骑上骡子,一溜烟跑了。

这白衣少年名叫尉瑾,性格活泼,人也机灵。他见老头儿跑了,有点担忧道:“殿下,你就让这老头跑了?”

赫连戎川挑眉:“不然呢?”

赫连戎川重新爬上骆驼,朝远方看去,变了个声调,模仿那老头儿硬邦邦的漠南口音:“大地坼,万鬼出。整个漠南都被诅咒了,去不得,去不得啊……”

□□的骆驼似乎是被他这怪模怪样的口音恶心到了,有些不耐烦地打了一个响鼻。赫连戎川皱了皱鼻子。这骆驼味儿太大了,远没有他的大黑马好骑。可是戈壁与沙漠里,再好的汗血宝马也比不上一头骆驼来的稳当。

“他一路神神叨叨,说什么漠南被诅咒了,死活不愿意去,我又能有什么办法?刀架在脖子上逼着人家去?多一个人口粮,我家大宝贝儿可就少一口饭吃。”

尉瑾默默看了赫连戎川一眼,又摸了摸自己的脖子,心说几天前,他正优哉游哉地一边品茶,一边琢磨着新的药方子,也不知是谁突然冲进太医局,一手揪人后领子一手夺人药箱,好说歹说,愣是把他强行塞进这莫名其妙的漠南赈灾队。

还有你家大宝贝儿到底何方神圣啊?为什么一路听你念叨了不下八百遍啊?好端端地吃羊肉,你想你家大宝贝儿,好端端喝口水,你又想你家大宝贝儿。一路上不舍得吃不舍得喝,都要留给你家大宝贝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