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在地府里横渡忘川,以魂魄超度怨鬼孽畜,费尽周折,带着记忆来到第八世。
第七世他找遍人间也没有找到伏䶮,地府的小丫头告诉了他一条去妖界的路径,但是孟婆也叮嘱他,凡人留在妖界对肉身的损耗极大,千万不要久留。
和尚依着小丫头说的路径,走到山穷水尽,踏入一片迷林,来到另一边的界域。
那里虎斑霞绮,林籁泉韵,拥有着人间所不能及的美景。然而这终归是两个界域,连时间流速都不同,他感到嘴里溢着血味,大抵是肉身难以承受这里的压力。
和尚忽略身体不适走在妖界里,这里到处说的都是妖语,他难以听懂,也无从得知伏䶮的下落。那些妖见到来了个人族的和尚都心觉奇怪,不住地回头看他。
和尚来到妖界后又是找了许多年,这些年里他见过许多奇闻异事,也逐渐听懂一些妖语。
他曾经看到一片沧海,溶溶明月悬在海里,海浪推着熠熠发光的蓝萤,幽明梦幻。远处几个鲛人坐在礁石上,月夜之下哼吟着妖语,音胜天籁,如泣如诉。
他记得伏䶮提起过这里,海的名字叫惑妄,惑妄海的浅滩里有一种鱼,叫胭脂眸,能治大多凡人的盲症。
伏䶮曾经在桂树下笑着说,等他回妖界就多抓几只胭脂眸回来,养在缸里,既能给小宝治病,还能在人界赚一笔横财。后来伏䶮入了邪魔道,小宝也死在他的手里。
他阖上双眼,通过佛心,看到惑妄海中的欲壑难填、藏怒宿怨,这里盘着无数潜蛟的怨与恨,无数鲛人的血与泪,他们尸骨沉于海底,被砂砾所掩埋,魂念在此久积不散。
那些魂念对他哭泣着,诉说着,尽管很多妖语他没能听懂,却能切身体会到那些意难平。
在来到惑妄海之前,和尚也去过霞川,目睹过霞川遍地荆榛,妖狐寥若晨星,神殿孤耸,落红满野,整个霞川都飘摇在雨中。
以前他不理解伏䶮对成仙的执著,在哎哟山的时候,他总是追问伏䶮,为什么要修仙?
如今来到妖界,看到各路大妖小妖们的处境,他终于理解其中根源。
原来,妖界一直被仙界所压,妖的修为永恒不得超过仙界,除非是妖渡劫修炼成了仙,否则强行突破境界唯有死路一条。这就像是一层永不可破的顶板,任你再强,也只能屈在顶板之下,任由上面的神仙拿捏。
因此,妖只能受尽折磨考验,拔掉獠牙,剔除逆心,为了一根儿带着肉味的骨头,乖乖地成为仙界的一员,而那根儿吊着众妖的骨头,就是仙籍的道行与权威。
如果一个族群中有大妖能飞升成仙,这个族群便能在妖界扬眉吐气。如果族群中很长时间都出不了一个能庇护他们的“仙”,这个族群不管在过去多么昌盛,也必将有一日走向衰败。
因此数万年以来,妖界混乱不堪,大多的妖向上修炼受到限制,唯有向下自相残杀。
……
在寻找伏䶮的日子里,和尚经常做一个梦。
梦里伏䶮躺在一棵菩提树上,一条腿垂下来懒散地晃着,红莲纹缠缚在他踝上,额间流火浮光,神形浑如放辟邪侈的阿修罗。
四周不是山野,而是墙壁。万物俱寂,和尚面壁禅坐,唯有一盏烛光摇晃着。那盏烛光照着菩提,照着他,把金色碎琼洒在石砖缝里,从西面墙上剪出一道佛影。
和尚阖目在树下念着经,伏䶮在树上把玩一串佛珠,神色傲慢轻浮。
他虽受佛经教化,心却不为所动,虽在听闻佛法,却从来不证悟。
直到烛光变得模糊,树上躺着的人也不见了,唯有一条威风凛凛的黑龙盘在那棵菩提树上。龙躯蟠纡在枝干,佛珠挂在黑龙项颈,龙首探向树下,金睛明亮。
黑龙注视菩提下的尊者,缓缓地挪动着龙躯,逐渐靠向和尚,嘴里吐着梵语。
“释迦三藏,听说如梦。
开眼见色,九经尘劫。
谁生谁病,谁死谁老。
生灭本无,明镜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