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9章 关节炎就用万通筋骨贴

绝不低头 樊小哙 7399 字 1个月前

风逐雪受了不轻的伤,但在他带着穿云剑离开鬼狱的时候,他甚至没有发觉。

他没有问周如晦是否要和他一起走,十年前他们就已经分道扬镳,十年后更是互不相干。

要不是心里还有愧疚,风逐雪断不会再见这个师妹。

刺向阿飞的这一刀已经弥补他最后的愧疚,以后周如晦势必还要再和他为敌,但那都是后话。

他马不停蹄从鬼狱回到中原金陵,成功以穿云剑带动凤凰珏,这两样绝世宝物在手,他却对它们毫无兴趣,一是将用作若水楼立威根本,谁也不能动,二则是与摩罗教相关。

随后他一路来到中原王宫,买通丞相,见了皇帝一面。

皇帝和十年前没多大区别,依旧是个纯种的蠢货,坐十年的龙椅也没有变得聪明半分,庸庸碌碌,急躁而多疑。

风逐雪深谙狐假虎威的道理,选择再次与皇帝合作,重建若水楼。

有多方面的原因,风逐雪等待十年才等到这个时机——柳刀宗叛变,铁西王暴毙,蒙古虎视眈眈之下,皇帝终于想起来需要训练高手保护自己的皇位。

这是风逐雪重回中原最好的时间。

十年过去,很多人早已不记得若水楼,武林名门层出不穷,顾之不暇。

但依然有许许多多的人记得摩罗教,为这不见踪影的天下神功互相残杀。

风逐雪少见地产生了失望,一度怀疑自己行为是否正确。

他很少怀疑自己,想到就要做到。一如刀一出鞘,必然要见血。

他在前往王宫前先回开封若水山。

若水山原先叫神女山,若水是风逐雪自己起的名,渐渐的,因为他住在这里,开封城的人们也就这么叫了。

他去后山看看羌若水的衣冠冢。

后山积雪堆路,荆棘丛生,树枝上挂满冰霜,时不时往下砸落,难以行走,风逐雪走得很顺利,像一具行尸走肉,照常坐在枯树下,伸手摸了摸碑文。

当年火烧得那么大,他找不到若水的尸体,只找到一件衣服。

他曾经每天都要来这里看一看,因为恨意总会随时间递减。

一个人很难永久地恨下去,仇恨是过于消极的情绪,会让人寸步难行。

风逐雪表面上看不出任何情绪,但只要有淡忘的时候,就一定会来。

羌若秦从小就教导他,对付敌人,杀死远远不够,只有彻底毁掉,你才能从对方的痛苦中得到快乐。

这是她保持快乐和年轻的秘诀。

毁掉一个人很简单,只要毁掉他的信仰。无论是钱,权,梦想,还是爱,没有东西无法毁灭。世人喜欢歌颂爱情伟大永垂不朽,只要结婚就可以轻易毁灭,世人还喜欢夸大梦想纯洁无瑕,那只要将现实原封不动展露给他看,他就会自己崩溃。

羌若秦说,最厉害的刀剑未必能斩断千人骨,却能精准无误地刺进人心。

她是个了不起的女人,要是活着,十年后的武功应该早已无人能敌,也轮不到风逐雪什么事。

如晦和若水都是她的女儿,性格各如其名,迥然不同。

后来若水楼和摩罗教之间本有调和的机会,但奸人作祟,他虽后悔,却实实在在出手杀死了羌若秦,周如晦与他势不两立,摩罗教分崩离析,中原皇帝两相背刺,若水死亡,两败俱伤。

虽亲手终结了师父的性命,风逐雪不认为羌若秦教给他的那些话有错。

他至今仍然沿用这一套法则活着,和羌若秦一样,不以杀人为乐,以折磨人、毁灭人的希望为乐,并在若水死后,以此寻找快乐的来源。

阿飞就是其中时间最长的目标,十年后告诉他真相的那天,阿飞有多痛苦,他就有多快乐。

但是有一样事,风逐雪看着碑文时,忽然觉得她讲错了。

教导“爱”这个含义的时候,风逐雪才十二三岁,如晦和若水都才七八岁,她们在后院练刀,无意发现一对婢女和杀手的私情。

如晦立即要禀报羌若秦,若水却说警告一番即可,告诉教主,这两人直接就会被杀抛尸。

如晦磨不过她,只得答应下来,但要单独问一问。风逐雪在一边听着这场询问。

尽管他们三个都是孩子,手上早已沾满鲜血,杀过的人比这个杀手杀的还要多。

但是在某些方面,他们却格外天真。

孩子对爱的定义要单纯简单许多,就算听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依旧保持幻想,还处在认为爱很神圣的阶段。

婢女见姑娘有所触动,当即开始倒苦水,希望博得她们的同情。

杀手比她冷静些,配合婢女讲故事,他们如何在青云院结识,如何捱过杀手一次次的刺杀任务后活着回来,如何准备后路。

就在连如晦都被感动,要给他们准备跑路盘缠时,羌若秦出现了。

她没有带刀,两手空空,婢女和杀手却同时面如死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