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耐力怪物

转身的重要性在一场比赛中不言而喻, 越是长距离比赛越是凸显其地位。

姚冬也深知这部分的技巧,但是“知道”和“能不能做到”是两码事。跑步运动员的过弯技巧也很多,但能跑出来的也非常少。科学训练不仅是大强度的练习那么单调, 他们除了运动还要上很多的理论课, 才能触碰到纯粹的“知行合一”。

教练总是说, 要想做到!首先是要先知道!你永远不可能去做你不知道的事!你们把每一个细节都吃透,大脑先知道, 身体才有可能照着办!

“加油!加油啊!”现在姚冬控制不住地大声喊叫,大萧他全部都知道,对理论的理解反应在肢体上。世界上谁也不能骂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 他有“最强大脑”!

加油, 加油啊, 萧纯也带着妈妈来了, 决赛的票好难买,大萧你小子是真的红了。这一点在换票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她的弟弟从一个查无此人的状态变成了比赛出票的大tag,换票的人就直接和她说“今天有萧行一场, 很难买”。

行行行,现在你老姐看你的比赛还得自掏腰包呢,萧纯笑得合不拢嘴, 别人都在喊,她一个劲儿在笑。最后笑出了泪水。

第2个50米已经进行到了出水阶段, 场上前几位的名次一直没有什么变化。现在已经转身,刚才还在自己左边视角的对手们全部到了右边的视角里, 萧行在顶破水面的顷刻就看到了他们。有那么半秒钟他甚至分出了神来,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和精神意志力才能让曹骏屹立不倒?他现在的比赛状态和10年前没有什么差别, 甚至可以说, 他更好了!

如果说彭高洋的强悍是让人想要突破的极限模范, 那曹骏他就是一座山,他总是在那里,等待着后来的人走过去。可一直到走到很近很近才能发觉,这山还是很远。

只有在亲身比赛中才能有此感受,萧行张开嘴大口呼吸,又再一次沉入水中。他着急,想要急着去追赶,但是又不太着急,因为他在等待下一个转身。

郭文康作为蝶泳技术教练,水里的每一个人他都很熟悉,所有技术特点在他面前都可以拉开一张纸,他自己细细填表。“稳住稳住稳住,这个划频特别好,大萧千万别掉。”

划频就是划水的频率,它就是整场比赛的心跳节奏。郭文康手里还下意识地捏着训练用的哨子,一次一次数着拍子,罗锐这时候靠过来:“马上又要转身了,你怎么看?”

“前100米大萧没戏。”郭文康身为首体大的教练,仍旧对前半程的比赛不盲目乐观,“曹骏的前100米我们已经分析透了,他的划频其实比彭高洋还要技高一筹!”

“姜还是老的辣啊。”罗锐点点头。

“他的经验太丰盛了,场上这一帮小崽子加起来都不如他老练。”郭文康说。

“那你和大萧怎么沟通的?”罗锐问。

郭文康再次将手里的哨子攥了攥,气沉丹田一般:“耗着,耗到100米之后,曹骏一定会慢下来!”

一直到他说完这句话,场上还是由曹骏领先,拉开了第二轮50米的局面。但是也有人发现了形势即将转变的迹象,比如解说员。普通观众看比赛大部分人都只会关注视觉上的快慢,很少有人去盯时速。

但实时速度才是风向标,很能反应局面上瞬息万变的名次。在整场比赛靠近80米赛程的时候,曹骏的时速掉了0.02米每秒,紧接着没有追上来,又往下掉了一下。尽管他还是领先,但是他和彭高洋的差距正在减少。

到了!分水岭要到了!郭文康往前一步,他急于验证自己的猜想,急于去校对整场比赛的心理建设。曹骏的100米优势是不是即将用光?如果真是这样,那大萧才有冲上去的机会。

萧行又一次进入了近水时间,眼前的池壁好似正在呼唤他。追着游的感觉非常累,从前他在池子里都是领先的那一个,可是进入了更高层次的比赛他逐渐变成了第二、第三。但身体上的疲惫无法和心灵上的振奋抗衡,就是因为有人在前头他才无比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