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在林云笙的记忆里,自己大一开学还没几个月,就把摄像基础课的老师得罪了个彻底。

为了摸底学习成果,老师要求每人撰写剧本,拍摄一个三分钟左右的视频短片,作为这门专业课的结课作业。

前期写出来的剧本要先在课堂上给老师看过,由他一一点评改正之后,才能进行最后的拍摄。

而林云笙的剧本相较于班上其他同学的作业,说是格格不入也丝毫不为过。

以至于当老师在看完故事之后,开口就是:“我觉得你这个剧本不行。”

他盯着电脑屏幕,眉头紧皱,鼠标的滚轮节节滑动,抬眼又问:“你这写的是什么?”

林云笙一下说不上话。

他以为自己在剧本里,已经把想拍的内容,都讲得很清楚了。

林云笙写的是一个调侃当代解构主义的荒诞小故事。

生前籍籍无名的画家被活活饿死,死后却因为奇葩的死姿意外爆火。

于是他垃圾桶里画着圆圈的废纸,被卖了千万的高价、洒在地板上未干的水,被人拍照拿去展览、网友们大谈画家死姿的背后内涵,看起来真实又滑稽。

“你写了那么多句台词,其中还有那么多人物的登场……”老师欲言又止,摇了摇头,“你没办法把这么复杂的主题,塞进三分钟的视频里。”

“我在剧本里写的内容,大部分都可以直接用视听语言展现,并不完全需要依仗人物对白。”

林云笙觉得有些荒唐,他把那么多句台词标注出来,就是为了让老师看懂剧本。

林云笙的心底莫名烦闷,他不知道自己现在解释的话语有什么意义,繁琐、低效、牛头不对马嘴。

老师沉默了,他把文档页面又滑了一遍:“我还是觉得你的剧本不行。”

“哪里不行?”林云笙语气生硬,分毫不让。

教室里,已经有许多同学都注意到了,讲台上不对劲的气氛,越来越多的目光闻风而来。

“你太眼高手低了。”老师掷地有声地下了这般论断。

林云笙深吸一口气:“那老师觉得要怎么改?”

老师眯起眼睛,像是在思考,中途又用左手抓了抓自己的后勃颈。

“把主题换成校园暴力吧。”

某一瞬间,林云笙还以为自己听错了。

他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剧本,原来还能跟八竿子打不着的校园暴力扯上关系。

林云笙心底的嗤笑从胸腔传达到喉舌,却只剩下了呼之欲出的疲惫感:“老师,我可以不换主题吗。”

“这就是一个两分半体量的小剧本,我可以拍。”

林云笙说他可以拍,就是可以拍。

如果有人看过,林云笙大一摄像基础课的结课作业,他们就会惊讶的发现——这份视频居然一秒不少的出现在1839摄影奖的特等奖作品开头。

在评委们的点评里,林云笙视频里前两分半的内容是一场极致的社会狂欢。

大家关心的是一个人的死亡,无人关心的也是一个人的死亡。

林云笙的剧本脉络里,看不到传统故事框架的起承转合,他的作品主题,也不是同龄人一以贯之的友情、亲情、爱情。

评委们普遍认为,林云笙想拍的根本就不是一个具象化的故事。

他熟练地运用各路视听语言,同时向观众们准确地描绘了几种暧昧的情感:惋惜、讽刺、哀悼……

但六年前,林云笙这门专业课的最终成绩是63分,全班最低,堪堪及格。

这件事情几乎可以称得上是一个缩影。

林云笙没有办法适应自己的大学生活,尘埃落定的分数,摧拉枯朽着他的自我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