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梧高自有凤凰栖(3)

黎明天色漆黑, 一大一小两个人皆是起了床,相乐快速的刷牙洗脸,升起了灶火。

两个人就着还有些黑的天色吃过了早饭, 又给鸡窝里面添了食。

“坐。”宗阙将凉了的狗碗端了过去, 下了指令。

大黑虽然嘴角都在滴口水, 却乖乖的坐在了原地,认真的看着自己的小主人。

“大黑越来越听阙宝儿的话了。”相乐涮洗着锅,倒水时看着这一幕感慨道。

他把还是狗崽的大黑抱回来, 虽然看家护院很好,但是来个陌生人就会不停的叫, 根本安抚不下来, 但现在却变得很听话了,让安静就会安静下来。

宗阙将狗碗放好, 说了一声:“吃吧。”

坐在原地的大狗凑了过来,被宗阙摸了摸头。

“它很乖。”宗阙转身去洗手了。

锅碗涮洗,相乐将放凉的水倒进了玻璃罐里拧好,又在小筐里放上了一些玉米饼和两枚鸡蛋。

“阙宝儿, 你要是背不动了就告诉我知道吗。”相乐帮小孩儿背着那小小的筐,其中只放了吃的,但对于一个五岁的孩子而言还是有些份量的。

“嗯。”宗阙拉了一下背带道。

小草帽扣在了筐上,相乐揉了揉小孩儿的脸蛋,起身背上了自己堆叠了几层的竹筐,里面堆放着各种各样的筐子, 从大到小, 相当的有份量。

他一手提上旁边的筐子, 一手拉上了小孩儿的手出了家门。

门被锁上, 虽然天还没亮, 但是已经有不少人出了家门,或是扛着锄头,或是背着竹筐。

“丑娃,去镇上呀?”有人问道,“怎么还把阙宝带上了?”

“听说今天有庙会。”相乐牵着小孩儿的手说道。

双方打过招呼,各自去忙各自的。

山路对于三岁的孩子有些难走,对于五岁总是跑习惯的孩子而言已经没有当初那么艰难了。

他们沿着山路走了很远,到了河边时朝阳已经升了起来,瑟瑟的洒在了潺潺的河水之中。

那停在岸边的船夫察觉有人,起身看了过来道:“哎呦,今天还带了个小的,坐船吗?”

“阙宝儿想坐船吗?”相乐看着身旁的小孩儿有些忐忑。

当初他的父母就是在这条河里淹死的,虽然三岁应该没什么记忆,但怕就怕身体还留着记忆。

宗阙仰头看他,轻轻摇头。

虽然家里有了些积蓄,但少年对自己恐怕是舍不得的,他想去看看他每次走过的路。

“阙宝儿还记得之前在这里坐过船的事吗?”相乐小心问道。

宗阙神色中露出了些许疑惑:“什么时候?”

“不记得也没事,只不过坐船比较快,走路会走很久,会很累。”相乐说道。

“走路。”宗阙说道。

这一次他在或许能够省事,但后续少年仍然不会坐船。

“好吧,这次就先不坐了。”相乐起身对船夫打着招呼道。

“这么小的孩子走那一道可费劲了。”船夫说道。

“没事,要是回来的迟了我们就坐船回来。”相乐打过招呼,沿着河滩的路走向了另外一侧。

宗阙跟上了他的步伐,走在了那条明显是人踩出来的路。

小路两边都是青草和碎石,只有中间是光秃秃的,偶尔有些趔趄需要上下坡,但即使太阳渐渐火热,一路也有绿荫相随,河风送爽,倒不怎么晒,只是走的久了会有些累。

“累吗?”相乐气息有些微喘问道。

宗阙摇头:“不累。”

“阙宝儿真厉害,累了我们就休息一会儿。”相乐说道。

“嗯。”宗阙应了一声。

他们沿着河岸走了很久,越走水流越急,在到达那个石头建成的坝前时相乐停了下来,看着旁边小孩儿一脑门的汗,拉过毛巾给他擦了擦道:“我们坐这里休息一会儿再走吧。”

“好。”宗阙深吸了几口气。

坝前有不少大块却光滑的石头,明显经常被人用来休息,两个人放下了筐子坐在了树荫下面,相乐取出了水拧开盖子放到了宗阙的嘴边,在他喝过后自己又喝了几口,看着那飞流而下的河水吐了口气。

宗阙往石头上蹭了些,放松着脚,看着坝前连接的各个小路,这里的堤坝连接的明显不止一个村庄。

大坝用石头建成,上面有着斑驳的痕迹,而其上则是堆积着很多尘土的桥,远远连接着两岸。

现在是丰水季,上流的水积在了桥下,顺着那无数的孔洞飞流而下,水流澄澈,看起来很是漂亮。

“好看吧。”相乐留意到了他的目光说道。

“嗯。”宗阙应道。

身上的汗被风吹的有些干,相乐看着日头道:“阙宝儿休息好了吗?”

“嗯。”宗阙下了石头,背起了自己的小竹筐。

相乐同样起身,背上自己的,两个人一起上了坝。

脚下的石头很是厚实,只是从上面路过时仍然能够感觉到微微的震颤。

过了坝后,他们再次沿着河滩转回了很长一段路,走上了另外一条碎石铺成的大路,而到了这里,一路上的人多了起来,往来背着筐子行走的,带着孩子的,赶着牛车的,甚至还有骑着带杆的大自行车的。

两个轮子转过去,铃声响动,直接吸引了不少人的注意力。

“真是有钱。”

“好像是长敬村的。”

“那家姑娘嫁到了镇上,听说是什么厂长的儿子,那可是万元户,买个洋马算什么。”

“万元,那得怎么才能赚到呢。”

宗阙他们听了一耳朵,在这无数赶集的人中他们虽然看起来长的很好,但在还未彻底解决温饱的时代,人们最不看重的就是这个,顶多会感叹一声他们日子过得应该不差。

“哎,卖筐的,给我看看你的筐子。”有人吆喝道。

“好,您要个什么样的?”相乐停下了脚步,放下筐子任其挑选着。

他的筐子虽然会送到店里卖,但那里收的价比在外面卖的要便宜。

“想买个笼屉,你这手艺不错。”来人挑拣着,也有人路过时看上两眼,有需要的就买上一个。

这样的情形不仅相乐这里有,其他赶集的那里也有。

筐子卖出了几个,还没有赶到镇上,太阳已经升到正中快要偏离。

相乐找个了地头放下了东西,从筐里找到了那个喝空又灌上河水的瓶子让宗阙伸出手,两个人洗了洗手,少年取出鸡蛋剥好递到了宗阙的手上,自己也磕了一个。

鸡蛋吃完,玉米饼子一分为二,就着另外一个瓶里的水吃了下去,然后继续赶路。

只是他们的脚程确实有些慢,去路上遇到的很多的都是往回赶的,偶尔也会有认识的人。

“丑娃,今天怎么走的这么慢,眼看天都要黑了。”

“这还早呢,黑了我们就坐船回去。”相乐牵着宗阙的手笑道。

“你带这么个小人还走着来,行吧,我们先走了。”

“走吧。”相乐在人走后攥紧了宗阙的小手。

“嗯。”宗阙轻轻抿唇。

他们又行了一段,终于看到了那相当宽敞的镇子和来来往往的人。

因为有庙会,摆摊卖东西的人很多,只是他们来的稍微迟了些,集市上的人稍微有些散了,反而不那么拥挤了。

市集很繁华,相对于山村而言相当宽敞的街道,各种各样的东西,路过的还有卖糖葫芦的,捏糖人的,糖糕的味道更是远远的传来,引得不少孩子反复回头,依依不舍。

“阙宝儿,跟紧我,我们先去把筐送过去。”相乐拉紧了他的手道。

“嗯。”宗阙攥紧了他的手。

少年虽然同样未成年,但是他的身量相比于不少成人而言并不弱。

镇上不比路上,太阳晒得有些热,一大一小各自戴着草帽在人群之中穿梭,偶尔有人买筐,相乐在对方挑选付钱时都紧紧的抓着宗阙的手,抓的甚至粘腻出汗也没有放开。

从人群之中穿梭到了一家临街的门口,里面放着各种各样编制的筐,相乐进去交涉,双方明显都是熟悉的。

伙计清点着数量,掌柜的一时也不忙碌,看着一大一小都背着筐戴着草帽的人笑道:“丑娃,这是谁家孩子?长的真亲。”

“这是我弟弟。”相乐笑道。

“你还给他弄了个小筐,这小筐不错,孩子背着挺好。”掌柜的靠近看着,“你这手艺确实不错,下次也带点儿这种小筐来,我看能不能卖出去。”

“好。”相乐答应了。

“掌柜的,点完了,一共三块七毛。”伙计说道。

“这次带的有点儿少。”掌柜转到柜台后面去点钱道。

“这次带孩子了,过两天我再送过来一些。”相乐说道。

他一冬没怎么闲着,家里还有不少。

“行,庙会还没有散呢,赶紧带着弟弟逛逛去。”掌柜的将钱递了过去道,“点点。”

“不用,我信得过您。”相乐收起了钱放进贴身的布包里笑道,“就是能不能从您这里倒点儿水。”

“行,水管够。”掌柜的笑道。

相乐给空了的玻璃罐里装满了水,牵着宗阙的手出了这里,一直到转到巷角的时候才点了点布包里的钱,松了口气后从里面取出了几角道:“走吧,哥哥带你去逛庙会。”

“嗯。”宗阙自觉牵上了他的手,背篓里剩下食物却转到了相乐的筐里。

虽然人有些散了,但镇上还是很热闹。

“糖葫芦两分一串,两分一串啊!”小贩吆喝着,草垛上的糖葫芦已经没剩几串了。

“阙宝儿,想不想吃糖葫芦?”相乐看着那里问道。

宗阙摇头。

“那糖糕呢?”相乐继续推荐。

宗阙继续摇头道:“不吃。”

“你要看到想吃的跟我说。”相乐拉着他继续前行。

一起生活了很久,对别的小孩儿特别有吸引力的东西,在阙宝儿这里好像都不怎么好使。

两个人在集市里转着,远远能听见一些戏曲的声音,相乐四处找着摊子,采买着村子里一些人要的东西,针线花布煤油灯,一件件放进了他的背篓里。

宗阙没有得到零食,而是得到了一双新的凉鞋,两支铅笔,一块橡皮和一个本子,而这些放进了他的背篓里。

“这东西是消耗品,以后用得着,可以多买点儿。”摊主说道。

“他还没上学呢,以后用的时候肯定再来。”相乐笑着说道。

宗阙背着自己的东西被牵着出了人群,而在那条较为清净的街道上传来了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