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 (四合一)

“所以你们是苏屿和江源的同学, 特地组团一块儿到芬兰坦佩雷看他们的现场比赛的?!”

李翔和刘宇也就是体育频道负责田径口的外派记者俩人一块儿,在听说了钟文等人的目的后,都很有些惊喜——没想到他们还没到达芬兰, 还只是在出发站的时候就已经有新闻送上门了。

钟文他们点头承认了,但很快又对李翔和刘宇提出了一个请求:“你们是记者吗?可以先不报道我们去芬兰的事情吗?”

李翔有些好奇地问钟文:“为什么呢?”

钟文嘿嘿笑道:“其实我们没跟源子还有学神说过我们会去芬兰坦佩雷看他们比赛,这一次我们大家想到现场了之后给他们一个惊喜——现在要是新闻报导出去, 我们的惊喜就没啦!”

李翔和刘宇互相看了一眼, 都觉得这个惊喜的新闻价值比现在直接报导的新闻价值要高得多, 于是都答应了钟文的请求, 然后向钟文他们询问:“我们先不报导出去, 但我们可以先采访一下大家吗?”

于是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就成了李翔和刘宇这两位记者对S市十二中初二一班这些学生们的采访时间。

“你们是怎么想到要去芬兰坦佩雷现场观看比赛的?”

——“支持我们学霸和学神啊!!”

——“之前我们班上大家一起看比赛, 那时候就好激动了,我们当时就想,一定要找机会到现场看看我们学霸和学神的比赛!”

——“对啊对啊, 这一次的世青赛是我们学霸和学神第一次参加这种级别的国际赛事, 刚好又是暑假, 钟文说他哥打算去现场观赛加油, 他也打算跟他爸妈商量一下跟着去,我家爸妈原本就说了暑期带我出国研学, 我就申请把目的地换到芬兰坦佩雷了!”

——“我也是我也是!”

——“在芬兰坦佩雷现场看比赛支持我们学霸和学神诶!我们班级里的同学听说我们要去看现场都羡慕坏了,嘿嘿, 他们说早知道也求一求家里人暑期带他们出国一趟了。”

这些十二中的学生们兴致勃勃,包括他们的家长在边上也是非常支持的样子,李翔有些好奇:“请问这一次出国你们都是支持的吗?”

被采访的家长挺开心:“支持呀, 为什么不支持?我们原本就计划暑期带孩子出国看看, 虽然更改了目的地, 但是去看田径世青赛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可以让孩子感受一下世界顶尖的青年田径选手的水平,亲眼看看这种顶尖赛事的氛围,我们觉得是很值得的。”

“是的,而且他们支持的这两个选手苏屿和江源还是他们同班级的同学,这是非常有意义的。”

“是啊,我也是这么想的——最主要的是,得让我们家小孩儿看看,他们班上学神和学霸不仅学习这么好,在体育能力上也这么强,这不得好好带孩子学一学?”

边上的家长们当即笑了起来:“这怕是不太好学的了。”

李翔和刘宇听到这里,又捕捉到了两个关键词’学霸’和’学神’。

过去他们采访过的运动员都是以运动能力闻名的,但换到文化课程的学习上之后,由于从小投入专业的体育训练中,因而在文化课程的学习上多少有些不太尽如人意。

但现在听这些家长的意思,苏屿和江源还是他们小孩儿班上的学霸和学神?

“班上?何止是班上?”

那些家长笑了:“苏屿和江源这两个小孩儿,在我们S市十二中,一个永远占着年纪第一的宝座,另外一个也在年级前十,从来就没有掉出来过。”

李翔和刘宇两人听到这样的消息,都有些吃惊了,再读向学生家长打听起了S市十二中的情况。

那些家长也听出了两个记者的意思,简单直白道:“S市十二中是省重点。”

省重点学校的年级第一和前十啊?

这是李翔和刘宇之前完全没有设想过的新闻方向,这会儿听着现场这些学生还有家长的你一言我一语,都觉得这一趟外采真是从行程前就值了。

接下来的行程里,李翔和刘宇干脆两人商定一起合作,进行了一个联合采访,同时在经过十二中学生们和家长的同意后,掏出了家伙事儿,准备给这些学生还有家长拍一个纪录片式,又或者说是vlog式的行程记录。

***

远在芬兰坦佩雷的苏屿他们暂时还不知道,他们的同学们打算给他们一个什么样的炸裂惊喜。

随着时间来到赛前三天,他们的赛前小周期训练基本都已经进入到了尾声。

在7月12日这天开始,芬兰主办方开始逐一安排各个参赛队伍前往此次举办世青赛的芬兰坦佩雷拉帝纳体育场进行对现场场地的适应性训练。

这种适应性训练旨在让运动员熟悉场地情况,从而能够在比赛中发挥出更好的表现。

赛前总共3天的时间,各个队伍场地适应的安排也被分配在了3天的不同时段。

中国队由于到得早,所以芬兰主办方也将中国队的场地适应性训练时间安排在了第一批,和同样第一批到达的日本队、英国队安排在了同一时段。

也因此,苏屿他们在来到现场时,就能看到日本队和英国队基本上同一时间也已经到达现场,在所有人下车集合并经由工作人员引导前往体育场内,接着准备开始进行场地适应性训练时,不少人都注意到了,日本队那里有不少选手都似有若无地将视线扫向了苏屿。

‘狼之子……’

‘训练……’

‘或许只是在勉强……’

‘他看起来非常虚弱……’

如果有人能够听得懂日语的话,就能发现,他们正在讨论的就是类似的话题。

倒是另外一边的英国人和中国队基本是同时进场的,有不少英国队的选手也注意到了中国队这里的苏屿,但是他们并不认识苏屿,之所以会注意到苏屿,纯粹是因为他们觉得苏屿……太小了。

“嘿你看到了吗?那里的那个小男孩!”

“哦豁,今天不是场地适应性训练吗?难道有人带家人朋友来玩儿了?”

“那是中国队教练的小孩儿吗?带着小孩儿来参加场地适应性训练,这看起来也太不专业了?”

“嘿,你们都没有猜测他有可能会是中国队的选手吗?”

“噢,这必不可能!他看起来最多才13岁吧?参加U20的世青赛,这是一种虐待!”

苏屿:“……”

苏屿一开始听这些英国队的大嘴巴选手聊天时,是没打算回应的,但是听着听着,他觉得这些人都快要在他耳边争论起来了。

在他身边的江源没忍住’噗’地笑了起来,笑完了还揉揉他的脑袋——别以为他不知道,江源这个动作就是故意引导那些英国队的选手把他的年龄往更小了猜!

苏屿难得在周宇昂有些迷茫的眼神里拍开了江源的手,然后恶狠狠地瞪了江源一眼。

周宇昂刚想茫然地问一句’怎么了’,就听苏屿扭头对边上的那些老外说了句什么,紧接着边上那群老外纷纷沉默了一会儿,下一秒又发出了’哄’的一声讨论声。

苏屿在说完前面那句话后就先往前走了。

在苏屿后头的周宇昂不明所以地看看前头的苏屿,又看看右手边的英国队选手们,然后试探地问江源:“诶,源子,刚刚小屿对那些老外说啥了啊?”

江源听到这个问题,浅笑着眯起了眼:“小屿说,他今年已经15岁了。”

周宇昂:???

江源看到周宇昂脸上迷茫的神色,于是非常’友善’地补充了一下前情:“这些英国队的选手认为小屿今年最多才13岁,不可能是中国队的参赛选手。”

周宇昂:“……噗。”

周宇昂在’噗’出声之后,干咳了一下,问:“然后呢然后呢?”

江源摸了摸下巴,道:“刚刚小屿对他们说自己今年已经15岁了,然后英国队的这些选手现在正在说——他真可爱,像朵带刺的小玫瑰。”

周宇昂:“……噗!”

叶明浩:“噗……!”

原来不仅是周宇昂在找江源吃瓜,前面的叶明浩其实也支楞着耳朵,如果再往周围看看,像是冯晓峰他们这些选手其实脸上好像也憋着笑,大概也是听到江源的翻译了。

这些人里,还是要数周宇昂的反应最大,简直是一边捂着肚子一边捂着嘴。

“咳咳,带刺的小玫瑰!”

周宇昂简直要服了这些外国人的神奇取名能力了,前有霓虹的狼之子,后有英国队选手的’带刺的小玫瑰’。

周宇昂笑得裂开他那一口的大白牙,笑着问:“诶,咱们带刺的小玫瑰人呢?”

江源指了指不远处裴定山和郑胜两个教练所在的方向:“那儿呢。”

周宇昂笑傻了:“嗯,看来咱们小玫瑰生气了,是跑去找家长了。”

叶明浩好笑地看他:“行了哈,别乱说话。”

“嘿嘿。”周宇昂笑了下,他又不傻,笑一笑就算了,难道还一直跑到苏小屿跟前讨打吗?

就这么嘻嘻笑笑了没一会儿,中国队的选手们也纷纷来到了体育场内,现场主办方配备的工作人员向中国队的教练组介绍了适应性训练的时间段之后,很快就离开,将场地留给了在场的队伍。

大概是因为都是年轻选手的缘故,在场并没有什么太过知名的选手,包括日本队、中国队和英国队这三支队伍之间,日本队大概只认识中国队的苏屿,而中国队这里绝大多数人对于日本队的选手都是感到很陌生的,更别提英国队的选手了。

三方队伍的选手都只是最初互相看了两眼,随后就三方各自散开,到了不同的比赛场地上展开了训练。

而在苏屿到短跑的场地开始热身时,他能够察觉到,不少日本队选手的视线都投注到了他的身上。

如果他现在真的想要迷惑对手的话,就应该再做出虚弱的模样——对于病了这么多年的他来说,这几乎是轻而易举的一件事,但他没有。

他只是日常地热身,然后练习,感受拉帝纳体育场这块跑道和他过去在国内所跑过的跑道之间有什么不同。

或许是因为苏屿没有表现出任何的不同,因而日本队那些选手中的讨论声反而渐渐地弱了下去。

——“狼之子,他并不像媒体所报导的那样虚弱。”

——“不论他是否虚弱,他都不会是一个好对付的选手。”

在日本队的选手中,出现了两道清晰的声音。

人群中,高桥直人和安藤翔悟两人对视了一眼,然后在又看过不远处专注训练的苏屿之后,他们也不再继续停留在原地,而是同样开始专注地投入到了训练之中。

***

一直到当天属于中国队、日本队以及英国队的适应性训练时间结束后,裴定山才问了苏屿一句感觉如何。

苏屿想了想,应道:“还不错。”

顿了下,又补充道:“我感觉拉蒂纳的场地,跑道的地面弹性要比国内的场地略强一些。”

裴定山听到这里,点点头:“嗯,这对你来说是个利好的消息。”

如果要是让普通人来听他们的对话,恐怕都要为两人之间的对话感到迷茫了——哈?跑道的地面弹性的区别?这也能感受得出来的吗?

事实是,对于这些职业选手来说,他们就是能够感受到不同场地建设标准下,不同跑道的细微区别。

由于场地建设所使用的材料、建筑标准和施工水准等等不同的累加因素,哪怕都是标准的400米塑胶跑道,对于这些选手们的感受也会是不一样的。

所以这也就是赛前的适应性训练存在的意义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