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余韵

西德尼·辛伯格清楚《失乐园》这部电影应该能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有所斩获, 却没想到,在环球并没有批准任何公关费用的情况下,《失乐园》能一举拿下威尼斯的最高电影奖项。

出乎意料。《失乐园》确实足够“新”, 也足够“奇”,但在他看来, 还不够格触及金球奖。奥斯蒙德·格里菲斯耍了他,他是借着环球的投资,拿着看似寻常的剧本,却拍摄出了一部注定无法收获高额票房的、带有实验性质的电影。

如果奥斯蒙德知道他的想法, 恐怕会大喊冤屈,从构思故事梗概开始,他就从没有说过《失乐园》这部电影会赚钱,影片本就是一部为电影节量身订制的电影。他从来没有想环球或者派拉蒙承诺过电影会大赚,但两家电影制片公司却总在合作过程中站在他们自己的立场上, 自顾自地认为《失乐园》会和《多格板箱》一样火爆。

不过也多少能理解他们的想法, 资本家的眼中没有金狮奖、奥斯卡金像奖,只有名气变现。

作为一名成功的商人, 西德尼·辛伯格率先想到的自然不是是否应该重新估量《失乐园》的价值, 而是威尼斯电影节的噱头能为《失乐园》、为环球带来多少收益。有多少人会因为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的头衔而走进电影院,为《失乐园》贡献四美元。

辛伯格吩咐秘书, 找几名高管来他的办公室商讨,他们可能需要更改一下《失乐园》的发行政策。近半个月以来,他们一直在试图与派拉蒙协商, 就因为他们准备了一部与《失乐园》题材类似的电影, 对方似乎不想放弃将电影上映, 法务部门也忙的焦头烂额。

如果实在无法协商,就只能提前《失乐园》的上映计划, 借着威尼斯金狮奖的东风,让《失乐园》比派拉蒙的电影更早走进大众的视线。

当美国人无法从欧洲带走电影节奖杯时,人们贬低它,将它批评得一文不值。

当美国人从欧洲人手上接过电影节奖杯时,人们又会兴高采烈,称赞威尼斯电影节是迄今为止最具艺术性、最有含金量的电影节。

刚从黄牛贩子手上,高价买来正版的《多格板箱》录像带的荣恩·李,还没来得及赶回家中打开新买的JVC录像带播放器,就被路过报亭的新报纸吸引了注意力。

《纽约时报》的首版,偌大的黑体字标题:

“奥斯蒙德·格里菲斯新作,《失乐园》斩获金狮奖。”

路过的荣恩揉了揉自己的眼睛,又拿着录像带退了回去:“给我一份《纽约时报》。”

他反反复复盯着报纸标题,确认自己的拼写没有出错,又仔仔细细将文章通读,确认撰稿人是否玩什么标题与文章不对版,吸引人眼球不负责的把戏。

最终,荣恩从其它报纸上几乎统一的报道,摸清了真相:

“《失乐园》竟然这么牛?!”

荣恩不敢置信地喃喃自语,几天前他才从报纸上看到《失乐园》在威尼斯电影节首映的消息,虽然欧洲媒体好评如潮,但奥斯蒙德·格里菲斯的大部分影迷还是同他一样理智,不认为《失乐园》能够在威尼斯电影节上披荆斩棘独占鳌头。

大家都清楚欧洲佬对美国作品没什么好感,更别说威尼斯去年就将金狮奖颁给了美国人,评委不可能接连两年将最高荣誉拱手让给好莱坞。

但偏偏,奥斯蒙德·格里菲斯做到了。

“天呐,感谢上帝。”

他在胸前轻点几下,又用力拍了两下自己的脸颊,确保自己并不是在做梦。

此刻他只恨自己年纪太小,又没有门路,没能拿到威尼斯的票卷,起码得等到12月份《失乐园》点映,才能走进电影院,看看这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电影。

派拉蒙的总裁弗兰克·亚伯兰兹则收到了电话轰炸,不,现在的他更像是一个挂名总裁。总公司将他几乎所有的工作就交给了副总裁来处理,亚伯兰兹表面上还是派拉蒙的CEO,实际上,派拉蒙已经做好了让他随时走人的准备。

只要《那天》的收获没能达到预期,他就得提包袱走人。好在陷入困境的福克斯制片厂向他发送了友好的讯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