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番外三

边山寒[种田] 英桃 5076 字 28天前

因为回柳山县祭祖,李青文第三次到东明县和东泉县,此时的朱纯依旧是并州的知府,因为他和秦林勘勘恳恳,并州的百姓的日子是好了不少。

不光朝廷减轻税赋,朱纯和秦林每个县域都走过,确认县衙不会私自给百姓加重负担。

并州大片的盐卤地,因为不能长庄稼,种了耐盐碱的黑麦和碱蓬,然后百姓割草养羊,因为这些草里吸收了土里面的特殊养分,喂养出来的羊膻味很淡,既鲜又嫩,价格自然要高上几分。

羊的品种也是当年李青文和秦林特意挑选的,选的下羔子多,长肉快的品种,并且吃这里的草,羊生病也少。每家每户先从官府领几只羊,好好养着,几年之后大羊加小羊就有二三十只,卖羊之后,银子陆续还给官府,朱纯再分三次交还给户部。

除了羊,朱纯和秦林还帮着农户养驴,这几年,大驴和驴驹不单在并州卖,还开始向外地出卖。

从前栽种的白刺果、沙棘和枸杞也慢慢长起来,农家有了额外的进项,日子越来越好。

李青文跟着秦大伯去了几个县城,原本还想多呆的,但是京城却来了书信,让他回去。

信上并没有说出了什么事,李青文心里却莫名的有些发闷,快马加鞭回去,然后看到了一脸沉重的爹和族中长辈。

从边域到京城的大船遇到了大风,偏离了原本的路,还没调转船头,遇到了海上盗匪,李青风坠海,其他人也都受了不少伤。听说这事时,李青文脑袋像是被重重锤了一下,耳朵嗡嗡响,半天没有说出话来。

马永江和齐敏一众人眼睛通红,他们在海上盘旋了三个月,既寻不到李青风,也找不到那群海盗的影子,只能回到京城。屋子里所有人都决定再次出海找人,但是谁也没说,也不敢想,一个人掉到海里几个月,能活下来的希望到底有多少。

除了他们的大船,还另外雇了两艘,但是这个时节的海上多风多雨,出去太冒险了,齐敏他们要强行出海,被李茂贤给拦住了。即便心里再着急,他也明白,不能再让更多的人受害。

好几次,李青文在半夜醒来,都觉得过去几日是一场梦,但是不到清晨,听到周蓁蓁的哭声,让他不得不面对这个噩梦一样的现实。

因为是合衣躺下的,李青文坐起来,径自开门去旁边屋子,周蓁蓁满脸都是泪水,这孩子从小就能哭,后来因为人多陪着玩,很久没看到她这副哭的气弱的模样。

周家的案子过去二十多年了,而且还涉及皇家的秘辛,无法再查寻到当年的真相,周御医在安阳关流放的时候,和周理一起研制出了几种药剂,全部公开,再加上李家人一直为此事奔走,周家去年被赦免。

周御医带着家人回老家拜祭一番,了却心中遗憾后,没过多久,溘然离世。其他周家人留在故土,周瑶带着周蓁蓁回到边城。

周蓁蓁人虽然不大,胆子却不小,几年前就跟着李青风他们坐船跑边域和京域,一大一小两个人几乎形影不离,感情好的不得了,这次李青风出事,小丫头伤心欲绝。

周瑶此时在边城,陆雪宁抱着周莱莱,一边垂泪,一边用手抚着她的后背,生怕她一口气没上来,昏厥过去。

李青文和众人到码头焦急的等待了几天,风雨还没有停的架势,实在是难以忍受这种煎熬,江淙带着他乔装成商贩,准备去往普句。

因为李青风他们遭遇海盗的地方靠近普句,海流的方向也是那边,而且那些海盗也是普句的,去那里更好找。

自从普句战败后,这两年消停了不少,和大梁的往来慢慢多起来,但那只是民间,李青文和江淙的身份是大梁的官员,只能用这种方式前往,还要小心被抓到。

除了他们两个,同行的还有崔吉、李茂贤、齐敏、马永江,李青卓,李青勇,崔吉是正儿八本的普句人,有他带路,自然是最好的。

从陆上赶到从前的临肃,再从临肃坐船到小岛上,这个小岛上有一半都是普句人,在这里打听海盗的事情,却没有听到想要的,李青文等人继续坐船去普句。

崔吉从前是普句小王子的手下,小王子死后,索下的人早就散了,不过还是靠着江淙手里的黄金,顺利的送几个人进了普句。普句每个城池的大门外都贴着海盗的悬赏令,做为一个生计一半靠海的国家来说,普句也深受海盗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