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木桥带他们直接去了制作豆浆粉的小院,路上和他们说:“东家说了辰时来,你们便就辰时来。

后面天冷,来的太早的话,难免要在庄子外吹着冷风。

若是因此冻着了,不仅要花汤药钱,还得因不能干活而少了一日的工钱,这实在是很不划算。”

云怀瑾也料想到村民们肯定会提前来庄子,便交代张木桥,今天见到人的时候,和村民们说这些。

山前村的许大妮闻言有些着急,“俺就算是病着也能干活的,张管事求你可别扣俺工钱啊。”

她此言一出,许多人也都有些忧心的出声附和着。

张木桥哪里不知道村人的想法,他们是只要还能下床走动,就得下地干活的主。

外头做工的,只要不是高热不醒,普通的伤风头痛,那都是继续干着活的。

毕竟干活才有工钱拿,不干活就没有。因此大家伙真有点不舒服的话,也都是选择咬咬牙坚持下来,说白了还是舍不得那一日的工钱。

可东家性情大变后,定的诸多规矩,也不能不遵守。

张木桥道:“庄子里做活不比外头,东家定的规矩,谁若是病了是不能上工,得在家休息的。”

村民们闻言心里有些失落,这一天不干就少三十文钱啊!

这病可生不起,后头天越来越冷,还真得好好护着些身体才行。

张木桥一路上又说了些注意事项,没一会就到了制作豆浆粉的小院。

他已经安排了人手来教他们,大家都是分工合作,一些人负责一道工序,另一些人又负责另一道。

这样做起来速度快些,成品也就多,还不费脑子。

村民们跟着老手后头做,很快就上手了。

这些活计根本不难,简单的很,就是要费点力气罢了。

他们来之前也有猜测,会不会是很搓磨人的活。毕竟之前东家是个什么样的,大家也有所耳闻,那就不是个好的。

结果没想到这活竟然这样的简单轻松,倒是他们错怪了东家,真真的把人想坏了。

有了枣沟村和山前村的村民们加入,豆浆粉的数量直线上升。

云怀瑾每天兑换灵泉水的次数也跟着急剧飙升,幸好空间里灵泉水可以跟着他心念而动,不费力气。

不然他也得累够呛。

半月后,渝州商船回来了。

云庄的五千罐豆浆粉,也紧赶慢赶的赶了出来。

云怀瑾空间里种植的蔬菜,也全部成熟了。

从种子种下,到发芽成熟,只用了月余。

云怀瑾看着红彤彤的西红柿,绿油油的黄瓜,还有一应长得极好,无半点虫害病害的蔬菜。

空间真是个令人琢磨不透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

果树倒是长得慢些,但也隐约有开花的迹象,生长速度也是一样快得惊人。

南院的那些他用灵泉水浇灌的蔬菜,也长得极好。

侍弄的长工们也都个个夸赞,说这次的菜长得好,到现在还连个虫都没有,长成之后品相肯定也是极好的。

云怀瑾把目光落在南院的那一院子的蔬菜上,寻思着这些能不能做些生意。

……

李怀州来了丰水县后,没有多待。搬了豆浆粉上船后就立即回了渝州。

崔家那边也等了许久,之前送了豆浆粉的那几家隔三差五的就来问一问。

就连崔恪每天也都被同窗们抓着问豆浆粉的事,他每天都得重复前一天的话。

“还没到”、“再等等”、“急什么”、“快到了”。

商船回来的这日,崔恪在同窗们的日常追问中,终于说了个不一样的话。

“到了到了,我家有不同价位的,十两银子的包装差些,自家喝没事。二十两的包装好些,可以拿去送人。还有五十两的,包装最精致,连油纸都是由画匠绘了精美花样,送贵人也是很拿得出手的。”

崔恪麻溜的报价,顺带着分别说出不同价位的区别。

整天能缠在崔恪眼前的人,也都是非富即贵。这点钱对他们有些人来说,那都不算是什么花销。

眨眼工夫,崔恪就替家里卖出去二十来罐。

夫子来的时候他都没察觉到,气的夫子吹胡子瞪眼,怒喝一声,“治学之地兜售货物,以商贾之风侵扰书卷之气!崔恪,你这是大不敬!你今日该无颜再入堂中!给我站外头去!”

崔恪觉得自己和赵夫子八字犯冲,不然怎么回回都犯在这位手上?

他也不敢顶撞,行了个礼后,便拿着书站外头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