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寺牢中,陈四郎穿着囚服,双手枕于脑后,躺在干草堆上。嘴里还叼着个草根,翘着二郎腿在不停的晃。

宋清来时,陈四郎听到动静,一骨碌的爬了起来。他手指夹着嘴边的草根,凑近了牢门,激动道:“宋大人,我该说的都说了,你什么时候放我出去啊?”

宋清面上带着笑,一副春风和煦的模样,似乎要说什么好消息,可说出来的话,实在算不得多好。

“出去?怕是暂时出不去了。你大哥的事情,你知道多少?”

陈四郎闻言嘴角的笑意凝滞,神色有些慌张,“我大哥的事,我……我不知道啊,我什么也不知道。”

“他没给云绍安送银钱?”宋清目光投向陈四郎问道。

陈四郎直接说:“没有啊。”

宋清挑眉,哦了一声,神情玩味,“是没有,还是不知道?别急着回答,想好再说。说对了,你还有命,说错了,你这条小命,怕是也要跟着陈家、云家,一样难保。”

陈四郎被宋清的话吓傻了,“宋大人你什么意思啊?陈家、云家会怎样?”

他意识到事情脱离了他的预料范围,有些急道:“宋大人,你说只要我检举不法的事,就给我减轻刑罚的。”

“我明明检举的是云家人中饱私囊,与我陈家又有何关系?而且我也只是无意看见有官员给我那老丈人送礼,就那一次,何至于就祸累整个云家了?”

他是真的以为,就那点东西,根本就不会让云家怎样。还能换他减轻刑罚,一举多得的事情,这才说的。

早知道是这样的局面,他当初打死也不会说这事。

“本官是说了给你减免刑罚没错,可你的刑罚能减,你大哥的减不了啊。”

宋清看向陈四郎,“你可知,你兄长犯的可是死罪。他连送进宫里的药材都能作假,险些害的陛下无药可用。这罪责满门抄家流放那都是轻的,不想诛连三族的话,你还是将知道的东西都说出来吧。”

陈四郎震惊道:“不可能!我大哥他只是四处收药草售卖。怎么可能会和宫里扯上关系!”

话音刚落,陈四郎脸色一变,他想起了什么,视线移开有些慌乱。

宋清没有放过陈四郎的情绪变化,“你想到了什么?”

他出声引诱着对方说出来,“此案牵连范围颇大,若是你能提供有用的消息,本官可以保证,你的命,能留。”

陈四郎狐疑的看向宋清,虽是疑问出声但言辞之间带着恳切,“宋大人说的是真的?可别是骗我。真的能留我一命?”

宋清微笑着,安抚住了陈四郎的情绪,“自然,你也知道丞相大人是本官的表兄,即便本官办不到,丞相大人也能办到。说吧,你都知道些什么?”

陈四郎清楚,自己知道的那点东西,迟早会被宋清问去,与其受皮肉之苦后忍不住招供,不如在对方还好言好语的与他谈条件时,如实说了。

虽然即便是说了,他最后也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可能活着,谁想死啊。

他想活着,他不想死。

“我只知道,大哥在几年前,曾经帮一个官眷抢过养参人的养参方子。成功后,大哥便开始与那官眷一起做起了草药生意。这两年听说人参养的特别好,卖了很大一笔钱。其他的我就不知道了,大哥从来不和我说这些。”

陈四郎说完后,宋清便知道他没有说谎。和查出来的东西差不多,不过多了个细节。

原来那养假人参的方子,是抢来的。

宋清根据过往办案经验来看,如此秘方,若是抢来,那背后定然会牵扯命案。

看来这事,还有的查。不管怎样,此事涉及陛下龙体,陈家难逃一劫,而帮着陈家打通宫内关窍的云家,也难逃一劫。

宋清心中有数,又去审问了陈大郎,想将背后的命案挖出来。

刚开始的时候,陈大郎还在硬抗隐瞒。按着陈大郎的想法,少一项罪责总比多一项罪责要来的好。

只是最终还是没能扛过大理寺的手段,在受了皮肉之苦后,一一招了出来。

青山县卢家三代养参,家底一代一代积累了起来。青山县的县令正是草药世家徐家出身,他看中了那养参的方子,便让家中人出手。

陈大郎正巧那时想插手草药买卖,经人牵线搭桥靠上了徐家。

为了投诚,陈大郎便出谋划策,与徐家联手抢了卢家的方子。

经过审问,宋清从陈大郎口中得知,卢家人逃出了两人,不知踪迹。其他,再无活口。

为了个方子,屠人满门。宋清看向陈大郎,只觉利益能趋势人化作恶鬼。

“宋大人,我既然招了,怕后面也是活不成。大人可否如实相告,那送去宫里的人参,是真的有问题,还是有人在背后要害我陈家。”

陈大郎脸上都是血,此时的眼神透着凶狠,像是要拉人一起陪葬一般。

宋清见陈大郎是真的不清楚,玩味笑道:“啊,徐家人没和你说,种出来的那些人参,光长个,却没半点药性吗?你看不出来情有可原,可徐家是医药世家,他们看不出来,不应该吧。”

陈大郎闻言脸色骤变,徐家人敢耍他!

将陈大郎神情看在眼中的宋清,又缓缓说道:“对了,还有一件事。云绍安说,是你求他帮着找宫里的销路,他看在姻亲的份上,不得不答应帮你。更不知道那些药材有问题,这事是真的?”

“我去他娘的!”陈大郎怒道:“死到临头了一个两个都开始将事往我身上丢,当初分钱的时候,怎么没见他们多分些钱给老子?”

“明明是他云绍安仗着自己有身份,觉得我这营生赚钱。勾结宫里的人主动过来找的我!不然我是脑子被驴踢了,觉得钱烫手,非要往外散不成?”

宋清拖着长音哦了一声,“你确定是云绍安先勾结宫里,然后才来找你的?”

陈大郎恨声应道:“没错!”

看着人将这口供都记下后,宋清使了个眼色让人拿着口供,举到陈大郎眼前,“看一看口供,没什么问题就按押吧。”

整个案子查起来并没有费多大的功夫,宋清将四方口供都整理一遍,梳理了案件。

发现这一切,都是天意。

起因是徐家生出贪念,与陈大郎合谋杀人抢秘方。但最终抢了个假方子,按着那方子种出来的人参,只长个,没药性。

辛苦养了那么久,徐家人不想就这么毁了。便瞒着陈大郎,将这一批假人参,全部充做真人参卖给陈大郎。

云绍安在听说陈大郎有一批百年老参,还是出自医药世家徐家后,便想分一杯羹。正巧听闻宫里寻人参的消息,也想在陛下面前露露脸,于是主动联系了宫里的采买。

就这样,这批假人参,进了皇宫。

只是他们谁也没想到,小皇帝会突然“病倒”急需人参。若是寻常喝个参汤什么的,也看不出这人参没药性。

这事因为前朝动荡,虽然他表哥发现了,还是决定私下查,等前朝稍微稳定后,连根拔起。

谁知他表哥突然让他查一起哥儿自戕的命案,最后查到了陈家四郎头上。

这陈四郎贪生怕死,他习惯性的说了句检举有功的话,就可以减免刑罚。

陈四郎就招出了云绍安中饱私囊一事。

那这都检举了,肯定是要去拿人查问的。这一查问下,就发现了云绍安的贪墨与宫中有牵连,查到最后竟是能和那假人参案扯上关系。

整个案件中,但凡只要有一个人不贪,也不会是如今这个局面。

现在看来,云家,陈家,徐家还有宫里倒卖的,最轻也是抄家流放了。

毕竟差点害了陛下,责罚轻不了。

宫里的那些总管们,多多少少都与外臣有关系,也牵连前朝不少臣子。

宋清已经大半个月没怎么休息了,一个个审问,将参与其中的拿下,将没有瓜葛的放回。夜深人静时,他人在酣睡,而他在审案。

熬了这些日子,他的脸都不如往昔好看了。

苦的他心里骂崔慎,真是会找事,一下子就捅了贼窝。

这次发现对他们来说都是猝不及防,对那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更是。由于没有任何的征兆,反而抓了不少蠹虫。

也因事发时,小皇帝已经能上朝理政,前朝因此有些动荡,却也没有到影响朝政的地步。

宋清以为这事到这里就差不多了,也就再将相关的人查问审问一遍,免得有冤枉的或是错漏的。

结果就在准备结案的时候,裴国公府来人了。

裴国公亲自来,说要见见云绍安。

两人的交谈很短,宋清都还没来得及让人去听,就结束了。

还真就是见见。

裴国公走后不久,便进了宫。

小皇帝用了崔慎给的人参后,身体恢复的很不错。太医诊断说虽然还是有些体虚,但皇帝年岁还小,多补补,后面会彻底好的。

裴国公来的时候,崔慎正在考教小皇帝的功课。

丞相辅国,除去要忙一应政务外,皇帝的功课也是要抓的。

对于裴国公的突然求见,小皇帝有些意外,但崔慎并不意外。

他知道,裴国公一定会开口保云家。只不过是真心想保,还是走个过场,崔慎便不得而知。

“臣,参见陛下。”

裴国公跪拜之后,被小皇帝赐了座。

他转头见到崔慎,对崔慎颔首,“丞相大人也在,老夫来得实在不巧。不过此番老夫有要事与陛下相商,可否请丞相大人在外等候片刻?”

小皇帝第一时间拉住了崔慎的衣袖,“国公,丞相辅国,国事都能听能做决断,还有什么不能听的?”

自从崔慎舍命救过小皇帝后,小皇帝便对崔慎全身心的信任依赖。眼下他也知道了宫里也并不安全,他年纪终归还小,心性不强,会有害怕。

他除了崔慎外,不想独自面对任何人,害怕会遭人毒手。

因此在裴国公提出要单独说话时,小皇帝第一反应就是拉住崔慎不让他走。

只有崔慎在,他才不怕自己有生命危险。

崔慎知道裴国公为了什么事来,也没打算离开。若是他真离开了,说不准小皇帝就被逼着饶恕了云家人。

“陛下放心,臣不走。”

得了崔慎的允诺后,小皇帝脸上的紧张情绪消退大半,笑了出来。

裴国公脸色不大好看,崔慎在这,怕是忽悠不了小皇帝放人了。

不过崔慎在这也好,云家的死活他本也不在意,他在意的是他裴家流落在外的孩子。

既然没办法让小皇帝放了云绍安,那便让小皇帝下旨逼崔慎交出他裴家的孩子。

哪怕小皇帝再怎么偏宠崔慎,他崔慎抢人的孩子,还能有理不成?

“陛下,老臣有事相求!”

说完,裴国公就跪地不起,声音诚恳道:“还请陛下降下旨意,让丞相大人,归还我裴家孩子吧!”

有崔慎在,云绍安注定捞不出来。既然注定成不了的事,裴国公也不想多费唇舌,干脆只提孩子的事。

这也是他最在意的事。

小皇帝听裴国公的话后,有些惊讶,他第一时间看向崔慎。大大的眼睛里,全是好奇。

崔慎听裴国公所言,就知道云家定然说是他抢孩子的。

不过当初也的确因为系统原因,让他以为云怀玉才是那夜和他在一起的人。

而云怀玉也好巧不巧的,在那时怀孕生子。

崔家那时点名道姓的要孩子,云家便给了孩子。

只是他不知道,云家人却是清楚云怀玉的孩子到底是谁的。

可云家人,还是将错就错,将云怀玉与裴国公之子的孩子,抱了出来。也是那孩子长得和云怀玉极像,事后还将云怀瑾父子除去族谱,赶出了雍京。这才一直没露馅。

崔家抱错孩子,有他认错在先,也有云家极力隐瞒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