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因何坚持

楼清焰至今还记得,当年曾看过一段对顾长熙的采访。

在一个非常出名的访谈节目上,主持人询问顾长熙有没有什么梦想,后者非常认真地思考了半天,说:“想唱歌。”

主持人以为他还没说完,非常有风度并且一脸耐心地坐等,结果两人冷场数秒……

等他反应过来,就见顾长熙也在那儿迟钝着,两只眼里似乎在说:“怎么卡壳了?”

主持人才哭笑不得地意识到,这家伙的梦想就是那三个字。

想唱歌。

如今看来,经年累月,从未变过。

顾长熙的来意很简单,他希望vocalcords能通过以前的录音为他制作一套音源库,让他再听听自己唱歌的声音。

“可以吗?是不是挺难的这个,如果不能现场录制音源的话。”经纪人替他问。看来两人早就了解过这方面原理。

郑峰看向楼清焰,后者回答:“是有点难,不过我亲自操刀的话,应该没问题。”

经纪人虽不知他的身份定位,依然满怀感激道:“那就太谢谢您了。”

顾长熙看起来一刻都等不下去了,索性楼清焰也没有事,干脆叫来vocalcords运营部负责音源的同事一起,直接开始工作。

由于这次是基于录音制作音源库,与现场录制很不一样,因此楼清焰先带他们开了个会,做一个简单规划。

同事们对他也很熟悉了,虽然属于编外人员,但洛衣衣新声源的录制是他全程带下来的。更何况,他还是全国上下无人不识的八卦中心。

可是面对顾长熙时,他们根本没法淡定。

尤其是他拉下衣领解释自己不能说话的原因时。

一个妹子突然撞到了座位跳起来,失控地问:“是完全不能说话了?”

顾长熙摇摇头,用一种非常难听的气声,说了几句口齿不清的话。在场所有人表露茫然,没有一个能够听懂。

妹子猛地冲出了会议室,她长长的头发甩向紧绷的空气,像是一下子将什么东西打得粉碎。

“小优!”

又有一个妹子站起来,冲出去找她。

之后,会议室里沉默了一阵子。

直到楼清焰开口:“有将近十年了?我记得是在《哈利波特》电影完结的那年你离开的。那时候我才十五岁。”

顾长熙颔首。

楼清焰也不欲多说,“直奔正题吧,我给你们说说这个基于录音的音源库怎么做。”

“首先你们也知道,音源库不仅仅是记录音节音色,更要提取声音里的特征,构建声学参数模型。这个声学参数模型是决定成曲质量的关键,也是vocalcords的最核心技术。”

“现场录音,可以要求声优直接表现各种各样的特征,是一种主动式的建模。而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基于过往语音数据提取特征,也就是被动式的建模。它对语音数据的数量、多样化、音节覆盖率等等都有要求,也就是说,摆在我们面前的第一个难题就是——收集数据。”

建立音源库不是简单的事,他当初伪造录音、制作《墨尔菲斯》时那么麻利,是因为需求太小,只用建立需求的部分。这次不一样,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库。

“顾哥,周姐,你们那边可以提供多少段录音?”他看向顾长熙。

这第一个问题,不仅让同事们感到无从下手,更让顾长熙的经纪人面露难色。

“毕竟已经过去九年了……对了,长熙虽然说话少,可是唱歌多呀,歌声不能拿来用吗?”

“唱歌和说话的语音特征差异很大。”楼清焰摇摇头,“你先把已有的发来一份,我们需要进行分析,看缺失哪些。你们放心,就算实在不全,也不是说不能做,只不过这个音源库制作歌曲的局限性会很大。”

经纪人说:“要不,我去发动发动粉丝?我寻思着,应该还有些人记得长熙吧。”

顾长熙猛地抓住了她的胳膊。

“你放心,不告诉他们真相。”她缓缓地说,“长熙,没有别的办法。”

收集录音是个慢活儿,急不得。楼清焰也没多在意,他只是在这里兼职帮顾长熙一把而已。分派完任务就回到佳辉大本营,继续监督谢晋他们干活儿。

鬼畜动画软件已经完成了初步搭建,正在进行功能细化,他并不是完全清闲,还要承担一部分测试工作。

别看楼清焰天天在外头乱跑,他最重视的还是自家大本营这个项目,因为这关系到谢晋团队成长到什么地步、能否完成他后续的计划。

接下来的几天里,他都窝在佳辉指导自家人工作,日子过得风平浪静。

网上却一点也不平静。

《墨尔菲斯》带来的影响依旧在不断扩大,如今,国内已经公认这是一首当之无愧的神作,却不仅仅是国内。

别忘了,这首歌的首发是在日本。

一周后,虚拟歌姬大赛冠军之夜正式播出,无数观看了这期节目的日本人,为这首歌疯狂了。

《墨尔菲斯》在日本一夜爆红。

日本人将它带到了Twitter、ins、Facebook、youtube……《墨尔菲斯》被推送到了全世界,在一整个国家用户的疯狂安利下,这首歌再也不可能默默无闻。

虽然它长达十分钟,歌词仅有哼唱,但它绝对属于歌曲范畴。那还等什么,赶紧让它上榜,上电台,上唱机啊!

无数的国外媒体闻风而动,追根溯源寻到华夏,希望买到歌曲的版权。

于是,他们看到了Fire的版权声明和公益传递概念。

并将这个概念传回外网,再次引起轩然大波。

事实证明,外网网友凑热闹的能力丝毫不下于国内,公益歌曲的概念被传开后,竟然渐渐兴起一股潮流——听歌做慈善。

整件事是从一位脱口秀主持人开始的,他在自己的节目里播放了这首歌,节目结束后,晒出播放时段的收视率,将这个时段的盈利捐出了一半。

其实他绝对捐多了,版权声明里只要求捐赠歌曲本身带来的盈利。但这是一个极难计算、仁者见仁的数值,既然他想捐这么多,谁会不乐意呢?

“你们知道吗,当我使用这首歌曲时,我获得了如此珍贵的信任,并且没有辜负它。”

他表示:“这感觉真是该死的爽翻了。”

是的,爽翻了。

“也许我不是在做慈善,是在享受与作者之间心照不宣的小约定。远方的朋友,无论你知道与否,我完成了它。”

“两个选项摆在面前,偷盗或者善良,任择其一。我只想告诉那些偷盗者:无论如何,这辈子请一定体验一次善良的感觉。你会为它着迷。”

“无与伦比的神作。但有一点错了,最令人感动的地方不是旋律,是所有人对真挚感情的信任。作者毫无保留,听众不遗余力。我们相隔遥远,我们的心却贴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