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太傅这毫不犹豫, 十分支持的态度,叫李谕很吃惊。
他原以为文太傅不会这么干脆地站萧从简的。之前有些小事,文太傅都在他面前嘀咕过萧从简,认为萧从简这里那里的做得不够或不对。这样的大事,文太傅反倒没意见了。
李谕心中就存了疑惑。
不过他依然说:“既然太傅如此想,那就再好不过。朝中上下一心,乌南一战定能大获全胜。”
文太傅笑笑, 道:“陛下, 臣与萧丞相, 虽偶有龃龉,但奉公之心,并无二致。”
李谕当然不全信他这话,但这漂亮话实在挑不出错处。
文太傅就轻轻将这话题揭过,转而说起科举和其他事情。李谕心中却有一种预感, 这老狐狸,不可能不拿这件事情做文章。
文太傅临走前, 李谕还是忍不住又问一遍:“对南边出兵一事,太傅确无异议?”
文太傅已经颤巍巍站起来了, 听到皇帝这么问, 也没坐回去,只说:“陛下……”
李谕敬老,上前扶了他一把,听他把话说完。
“臣以为,南边的匪患, 早就该出兵了,弹丸小国,草寇而已。丞相等到今天,也许自有考量,”他顿了顿,“自有他的考量啊……”
李谕算是听出来他话里的意思了。这话里意思是还怪萧从简了。总之是早也不好,晚也不好。萧从简提出来的事情,肯定是有私心在里面。
李谕在心中一笑而过,只装没听见。
文太傅对出兵一事只是鸡蛋里挑骨头,还只敢暗搓搓地挑,具体什么毛病根本说不出来,李谕才不会轻易被他挑动。
到三月下旬,中枢要员都知道今年开始要往南边屯兵的事情了。萧从简安排了两次小会,专门讨论了屯兵和出兵事宜。第一拨士兵有一万,都是精兵悍马,其中从京畿调拨两千,计划在四月间全部集合驻扎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