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楼寂静, 唯有碎片落在地上的声音。
梵慧魔罗目光朦胧地看着裴戎, 手指把玩着茶杯, 唇畔笑意似有似无。而谈玄低头不语,面孔被垂坠的墨发掩住, 瞧不出是否对朋友长久的欺骗感到愧悔。
但令人惊讶地是,裴戎没有动手,只看着满手碎瓷,怔怔出神。
他早该瞧出谈玄的古怪。
慈航能想到往苦海塞卧底, 身为魔道的苦海又怎会高风亮节,不对慈航下黑手?
况且, 璇玑云阁与慈航道场的密切关系天下皆知,纵使谈玄“已被逐出师门”, 但身上曾有鲜明的慈航烙印, 怎会那般容易得到梵慧魔罗的接纳?
甚至让他作为半个主角,参与长泰之战,争夺道器?
裴戎是个敏锐的人,且对梵慧魔罗万分了解, 不该察觉不到这些疑点。
只是在白玉京那座寂寞孤独的深宅里,谈玄是出现在他眼前的第一个同龄人, 是他的青梅竹马, 也是他这辈子第一个朋友。
第一,无论是哪一个“第一”, 对于人们来说,都有极特别的意义。
因而, 他对“第一个朋友”的信赖,全心全意,不掺杂一丝疑虑。
抖落手中的碎片粉末,裴戎流露一抹苦笑。
他被这种信赖蒙蔽了双眼,竟让苦海命主在他眼皮子底下大摇大摆行事而不自知。
同时,谈玄表明身份,也解开了裴戎心底的一道疑问。
为何御众师好似一直对自己的身份心知肚明?
有谈玄这个眼线在,自己的卧底任务打从一开始就暴露了吧。
收回神思,裴戎转目凝视谈玄。
光线从身侧的窗棂照入,为他的眼睛镶出一道金褐,而瞳仁中沉淀出深邃的黑,俊美的面孔平静自若。
谈玄终于维持不住微笑,眼底流露出淡淡的苦涩。
他这人聪明绝顶,仅从裴戎的一个眼神,便已明白。两人之间,因“欺骗”二字划一道沟壑,非是插科打诨能够糊弄。
但他没有解释什么。
这里人人都有几重身份,某方的卧底,某位的下属,某人的朋友……平时,他们都能将这些身份扮演合度,但一到关键时刻,便需要在这些身份中做出选择。
而谈玄口风甚紧,直到今日方才揭露实情,已足够说明他将命主身份的重要性,放在裴戎挚友身份之上。
若非裴戎与李红尘宿命已缠成乱麻,仿佛并蒂莲花,无法分割。
说不定,谈玄会隐瞒到最后,不吐露半个字句。
“将你带回的东西,呈上来罢。”
低沉、柔和的声音回荡茶楼间,将两人惊醒,解了冷场。
裴戎转目看着御众师,心中又生疑问。
他知晓魔罗的趣味所在,如做戏一般,垂顾众生的挣扎与苦厄。这出挚友反目的戏码应是御众师乐于欣赏的戏码,然此刻人手托颌下,看着探入窗内的一枝红枫,显得心不在焉,意兴阑珊。
谈玄温声应喏,从怀中摸出一叠古旧手稿,双手捧着,恭敬献给尊主。
梵慧魔罗抬手接过,展开。
纸张甚薄,光线照来,仿佛穿透一片蝉翼,裴戎从背面能将载录的内容瞧个分明。
当头是三句偈语——
如有得住彼国者,究竟普会无忧愁。
处所庄严皆清净,诸恶不净彼元无;
快乐充遍常宽泰,言有相陵无是处。
裴戎觉得有些熟悉,一时想不起哪里见过。
不待他深思,梵慧魔罗便将手稿放下,并从袖中抽出一封书册。翻开一页,与手稿并排而放,转向裴戎。(该书册出自102章)
只见书册开端,同样三句偈语——
光明普遍皆清净,常乐寂灭无动诅;
彼受欢乐无烦恼,若言有苦无是处。
常受快乐光明中,若言有病无是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