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BGM:柴可夫斯基b小调第6号交响曲「悲怆」(Pyotr Ilyich Tchaikovsky - The Symphony No. 6 in B minor, Pathetique)
________________
普鲁斯特管乐团在蛮荒中蛰伏多年,甫一出山便盛况空前。基金会邀请了多位常驻P国的他国外交大使,加上闻讯而来的本地音乐人、媒体、普通观众,晚上七点演出开场前,音乐厅里已座无虚席。
对抢劫从业者约翰内斯来说,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
他自十六岁起过着刀口舔血朝不保夕的生活,从没想到有一天能穿着西服,和一大堆有游艇有庄园的人物坐在一起,欣赏一场交响管乐音乐会。
可约翰内斯并未感到丝毫的不自在。
因为他知道,自家那两位总是和四周格格不入的长笛天使,终于为自己的笑容找到了落脚之处。
安娜穿着统一制作的长裙,偷偷伸出头往观众席瞅了一眼,立即惊呼道:「天哪,好多人!」
特雷西把她拉回来:「他们会看到你的!」
安娜:「特雷西你看到了吗?好多人!」
「用不着看。」特雷西说,「我听到了!」
安娜:「林先生知道吗?」
特雷西眼珠一转:「我们去告诉他!」
两位长笛天使跑过后台,胆大包天地敲开了指挥休息室的门。
林衍穿着燕尾服站在门口:「怎么了姑娘们?」
安娜兴奋地说:「林先生——」
特雷西插嘴道:「好多人——」
两人齐声说:「都坐满啦!」
林衍难得露出了一丝笑意:「是吗?带我去看看。」
林衍左手一个安娜右手一个特雷西,被两位长笛天使迫不及待地拉到舞台一侧,观众席传来热闹的喧哗声,一听就知道场面确实很盛大。
林衍低头对自己的长笛首席和副首席说:「安娜,特雷西,把所有人都叫到我这里来。」
开场前十分钟,全员在后台集合。林衍端详着这群自己精心呵护了好几年的小精灵,似乎看到了他们人生之路上柳暗花明的转角。
林衍:「今天来了很多人,大家都看到了吗?」
所有成员:「看到了,先生。」
林衍:「大家知道为什么会来这么多人吗?」
孩子们被问住了,彼此交换着天真不解的眼神,没人说话。
林衍环顾全团,掷地有声地给出了答案:「因为你们非常努力。」
「学习音乐除了日复一日不停地练习,没有其他捷径。在未来的日子里,我希望你们继续不懈努力,那么十年后、二十年后,将会有更多人来看你们的表演。」
「男孩女孩们,做得到吗?」
所有成员:「做得到,先生!」
林衍:「很好,拿好乐器,准备上台。」
由指挥家Evan Lin、长笛演奏家丹尼斯·贝恩、圆号演奏家安德鲁·亨利三人联手打造的普鲁斯特管乐团,在十一月席卷赤道的热带风暴中横空出世,为听众奉献了一场超出所有人预期的演出。
上半场的最后一首曲目,是林衍和穆康专门为普鲁斯特管乐团谱写的《林中精灵》。
这场演出林衍没有拿指挥棒。他站在炙热灯光下,身姿笔挺一如既往,右手朝向大管和长号,轻点出第一个和弦。
圆号和英国管在三小节后加入,和声逐渐丰满。音乐厅里场景陡转,渲染出色彩,听众耳边仿佛拂过一阵丛林野风。
这股由音乐塑造而成的幻象之风,是听众们闻所未闻的崭新巧思,是孩子们熟悉亲切的宁静家乡,而在林衍心间流淌的,则是他无可取代的爱情。
短笛和高音小号音色跳跃,自信地说:「得把它们种得自由潇洒,漂亮精致,才叫本事。」
长笛和降E小号气息绵延,微笑着说:「还是只有我和你两个人好。」
大管和长号线条悠远,温柔地说:「我百分之八十的作品都是写给他的。」
全曲结束在一个所有声部都有的和弦长音,属於穆康的、天马行空的和声被林衍握在掌心,好像那个耀眼灵魂跨越千山万水,跃然眼前。
观众席爆发出震天的掌声和喝彩声,演出非常成功。基金会高层听得满意至极,丹尼斯和安德鲁坐在台下喜笑颜开,深知奖学金名额已十拿九稳。
唯独林衍背对着全场观众,久久没有转身。
他被音乐拉扯,又一次接受了穆康的精神洗礼,终独木难支,无以为继。
我该怎么办?林衍低下头,绝望到手脚冰凉。
我真的……好想他。
他曾在故事里诚恳退场,独行经年,明明已久经考验、饱练世故。
可他也曾被他紧紧搂住,亲耳听到他说「我不放手」,说得那么真、那么深,镌入了林衍的每一缕痴心妄想。
「音乐直击灵魂的那一下,就是你该往下走的方向。」
音乐直击灵魂的这一下,倒逼出林衍对穆康的刻骨情感,情感烧热思念,思念犹如潮水,残忍掀翻了他隐忍两个月的悲伤无助。
十一分钟的乐曲,二十个声部,每个音符都是和穆康有关的甜蜜故事。
音符数以万计,多到林衍的双手盛放不下,终满溢成泪水,夺眶而出,一滴滴穿透回忆、光影与空气,在指挥台上烙下斑驳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