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追声与循途 庸责己 8459 字 2个月前

本章BGM:普朗克-晨曲(Francis Poulenc - Aubade, "Concerto choreographique")

______________

圣诞刚过,新年伊始,瑞士正处于漫长的雪季。与二月的鹅毛大雪不同,一月的雪花大多细腻轻柔,风度翩翩地落在草地与屋顶,为小镇盖上了一层薄薄白衣。

这件白衣盖得住土地,却盖不住湖水。家门口的碧蓝湖泊日复一日地将纷扬雪花纳入怀中,不惧寒冷粼粼闪烁,从不结冰。

来自加州、颇具粤犬吠雪精神的Evan Lin同样如此。

周日傍晚,他自告奋勇冒雪出门将穆康烤的曲奇送到蒂姆和欧根家,又怡然自得地站在自家花园里赏了会儿雪才回屋。

迎面就被穆康用热毛巾兜头罩住了。

穆康一边帮他擦头一边说:「说了不要站在外面淋雪。」

林衍整张脸埋在了毛巾里:「我喜欢下雪。」

穆康把毛巾扔到沙发上,抓住林衍的手塞进怀里:「每次回来手都这么冷。」

林衍依赖地搂住穆康:「你热。」

穆康绷着脸:「没我怎么办?」

林衍温柔地看着穆康:「没你不行。」

穆康心里舒坦了,凑过去和林衍接吻,直把爱人冰冷的嘴唇亲热了才罢休。

「听什么?」穆康走到音响前挑唱片,「来个大编制室内乐应景吧。」

「普朗克。」林衍坐在沙发上开始沏茶,「Roge弹的……」

「……有Aubade的那张。」穆康抽出CD,笑道,「确实应景。」

林衍「嗯」了一声:「预祝录音顺利。」

小提琴邱黎明、大提琴李重远、长笛丹尼斯·贝恩、双簧管管啸、小号陆西峰、圆号安德鲁·亨利,以及最近在法国巡演、一小时前刚坐火车抵达的围观群众方之木,全员于冬日齐聚L市。经过四天排练,众人蓄势待发,《Evan Lin and His Friends》的录音工作即将展开。

两人依偎在沙发上喝茶听音乐闲聊。穆康左手捧茶,右手无意识地摩挲着林衍修长的手指,随口道:「刚刚把文件发给肖恩了。」

林衍:「都弄完了?」

穆康:「嗯。」

「我听史蒂夫说,肖恩的发行公司很会公关学院评委。」林衍说,「我猜他们可能会给你报最佳原创音乐。」

「不重要。」穆康说,「我更在乎明天的录音。」

林衍喝了口茶:「排得很好,最多两天就能录完。」

「尽量一天搞定。」穆康把林衍揽进怀里,低声抱怨道,「这帮人太烦了,老子这几天想跟你好好亲个嘴儿都要等到天黑。」

雪下到凌晨就停了,第二天是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上午九点,夫夫二人准时抵达录音棚。这是林衍合作的厂牌在L市最常用的棚,坐得下百人乐团,有两架斯坦威。

上午最先录双钢琴《The Fourth》,按理说除了林衍和穆康,其他人不用这么早过来。然而两人刚和录音师一起把麦克风架好,一帮闲得蛋疼的音乐家就接二连三地钻了进来,沙发逐渐满座,最后到达的安德鲁和陆西峰只好坐到了地上。

录音师名叫纳森(Nathan),是一位留着络腮胡的寡言黑发帅哥。林衍隔着玻璃朝围观群众挥了挥手,同穆康分别在钢琴前坐定热手。纳森走出来坐到调音台前,沉默地翻开总谱,又把监听耳机挂到了脖子上。

丹尼斯反应迅速地问:「你用耳机?」

纳森回头看了他一眼:「是。」

安德鲁:「别开玩笑了兄弟,我们这么多人。」

纳森:「录室内乐我爱用耳机。」

李重远:「Please。」

纳森踌躇片刻,不情不愿地摘下耳机:「我怕会影响工作效率。」

邱黎明笑道:「不会的,他俩最多来两遍。」

安德鲁:「两遍不行吧,曲子挺长。」

丹尼斯:「我觉得一遍就够了。」

方之木附议:「我也觉得一遍。」

陆西峰来劲了:「来来来,我坐庄,五十瑞法赌几遍,纳森也来。」

管啸开始掏钱包:「我赌两遍。」

纳森严谨地说:「我先看看谱子。」

里间的林衍和穆康一头雾水地看著录音师突然离席加入了围观群众,神秘兮兮伙同众人嘀嘀咕咕了五分钟,又面色如常坐回了调音台看谱子。

二十分钟后,林衍朝纳森示意准备就绪。大伙儿都安静下来,透过玻璃看向里间的两位非著名钢琴家。

天花板灯光明澈,录音室空间宽敞,暖黄木墙包围着两架相对摆放的钢琴,从控制室角度看过去,弹琴的人仿佛置身于舞台中央。

霎那间,场景重叠,时光呼啸着翻转倒带,将几位知情的局内人带回了穆康大四那年的毕业音乐会。

十一年前的暖春五月,他和他也是这般面对面坐在钢琴前舞台上,用一场精彩绝伦的室内乐演出,向五百多名观众精准阐述了何为音乐上的灵魂伴侣。

陆西峰望著录音室里的两个人,小声说了句:「操。」

李重远靠在沙发上叹道:「似曾相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