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二更合一

他垂眸看向温野菜,只觉得无一处不喜欢

因为车帘半卷, 所以这席话也一个字不落的传入了喻商枝的耳朵。

“你想学什么?”温野菜的反应更大一点,他甚至掏了掏耳朵,才又问一遍。

“学功夫!我见狗蛋给我表演过, 可厉害了,他能一脚踹断一块那——么厚的木板。”

温二妞兴致勃勃, 全然没发现喻商枝和温野菜的神情一言难尽。

温三伢在一旁托着下巴,“可是二姐,狗蛋哥是不爱读书, 才想学武的, 以后可以去当衙役或者镖师, 你学功夫是想做什么?”

温二妞一把将他揽到怀里,“等我学会了, 就帮你打架!打今天那种有爹生没娘养的小混球!”

亏得温野菜还想听听这小丫头有什么大志向,说不准是巾帼不让须眉,想成就一番事业了, 哪成想居然是为了打架!

他当即拧了一下温二妞的耳朵,“你快消停消停吧!别到时候三伢前脚入学院,后脚就被开除。”

温三伢也赶紧道:“没错,二姐,君子需以德服人!”

温二妞撇撇嘴, 揉了揉耳朵嘟囔道:“反正我和狗蛋一样不爱读书,他能学武, 我就不能学么?他能当镖师,我……我就当娘子军!”

喻商枝听到这里, 实在忍不住, 笑道:“二妞, 我朝承平日久, 想必一时半会儿,是用不上娘子军的。”

温二妞见温野菜是不会答应了,当即变换目标,去抱喻商枝的“大腿”。

她凑到车厢边缘,殷勤道:“喻大哥,你进来歇着,我帮你赶车呗。”

喻商枝把马鞭换了个手,“这倒不必,不过你当真想学功夫?”

温二妞点头,“狗蛋说,学功夫虽然累,可比念书有意思多了。”

温野菜想到许狗蛋那小子,不由阴阳怪气道:“你若真的去了,许狗蛋不得开心死?”

温二妞傻不拉几地接话道:“狗蛋在武馆谁也不认识,我若能去,他当然开心了!”

温野菜:……

亏得上回过年时,他觉得温二妞已经开窍了,谁知如今一看,她好像压根还没琢磨明白,许狗蛋的心思究竟是什么。

喻商枝回头看了一眼,见喻商枝满脸写着“无语”二字,遂安抚温二妞道:“二妞,这件事,容我和你大哥再想一想。”

温二妞见喻商枝没有直接拒绝,心下满意,总算安心坐回了车厢。

不多时,马车便到了青龙湖附近。

他们打算先泛舟观赏一番青龙湖白日的景色,再在附近寻个地方用晚食,结束后再过来看夜景。

湖上有两种船,一种是最普通的篷船,一种是小型的画舫。

他们一家人自是用不上画舫的,所以就花了五十文,雇了一艘篷船,让船家带着他们在湖上逛一圈。

喻商枝嘱咐船家要紧慢慢地划,那划船的老汉笑道:“郎君放心,小老儿我在这青龙湖上划了一辈子的船了,从未出过意外。”

四人上了船,分坐两侧,温二妞胆子最大,趴在船边上去碰两边的莲叶。

只可惜这个季节荷花还没开,不然可以想见是怎样一番盛景。

青龙湖的湖水清澈,时不时可以看见下面有一条条黑影窜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水鸟和野鸭。

老船工也是个善谈的,愣是和温二妞与温三伢聊了起来,给他俩讲了不少这湖上风物。

相比之下,船的另一头就安静多了。

喻商枝腿长,只能屈起膝盖,摆出个尽可能方便温野菜倚靠的姿势,把自家夫郎半环在怀中。

手掌搭在隆起的小腹上,感受着其下小小生命的搏动。

“今日一直在外面,累不累?”

他垂眸看向温野菜,只觉得无一处不喜欢,光看着都觉得心口里满当当的。

温野菜半阖着眼,惬意无比。

“出来吃吃喝喝的事,有什么可喊累的?便是你让我挺着肚子插秧都是做得的,现在这样的日子在村户人看来,简直就是赛神仙。”

喻商枝牵过温野菜的手,轻轻在唇瓣上蹭了蹭。

温野菜倏地想往回收,“还在外头呢。”

喻商枝往另一头瞅一眼,见老船工都以桨撑船,去给二妞和三伢摘荷叶了,莞尔道:“他们玩得起兴呢,看不见。”

小船悠悠在水面上前行,偶尔能听见船工之间互相打招呼。

他们互相说着几天拉了几船客,生意如何,诸如此类。

夫夫二人你侬我侬好半晌,终于被两个孩子打破。

温三伢递过来一张大荷叶,“大哥,喻大哥,这个可以遮太阳。”

温野菜接过荷叶,在手里摆弄了半天。

因为斜柳村没有野荷塘,所以他们兄妹三个都没怎么见过荷花,不然也不会拿着荷叶这么稀罕了。

青龙湖面积不小,船行一周也要足足两刻钟。

再度回到上船的地方时,四人都有些意犹未尽。

这个时节,早莲藕已经下来了,湖边不少人把鲜嫩的莲藕摆在荷叶上售卖。

基本都是些妇孺和孩子,喻商枝瞧见有人和船工交谈,猜测这些应当都是湖上船工的家眷。

来都来了,他们也买了些莲藕,搁在马车上放一晚也无所谓,明天拿回家炒菜。

晚食是在青龙湖旁的一家叫做云水间的酒楼吃的,可以说是一家人吃过最贵的一顿饭。

随随便便一道菜都是一二两银子,一桌菜花了小十两。

幸而是味道够好,再加上窗外还能看见不错的湖景,让人觉得这钱花得也值当。

夏日天黑得早,算上等菜的时间,吃到后半程天已经暗下来。

在酒楼二层看湖上晚霞,称得上一句瑰丽多姿。

待到晚食吃罢,天幕彻底变为墨色,湖上便多出点了灯的画舫,时不时传出丝竹管弦之声 。

得知他们并非县城本地人,酒楼的小二介绍道:“诸位要是想晚间游湖,可以去戏台那边交个茶位费,便免费送您一壶茶和一份干果匣子。若是不爱听戏,也有那说书的,花个茶钱就能听一折。”

在喻商枝看来,这青龙湖周边已经有现代景区的“雏形”了。

见小二介绍地卖力,喻商枝结账时多给了他五文钱做打赏。

小二乐呵呵地揣进袖子里,见状也就多说了两句。

“郎君,我看您一家子晚上八成要宿在城中,我说句实在话,您可要紧别住这湖边上的客栈,别管他们揽客说得再天花乱坠,您只管往外头走走,至多两条街,价格能少一半。”

五个铜板换来这么句建议也算是不亏,喻商枝谢过他,带着家人出了酒楼。

初夏湖边的晚风带着丝丝清凉,入目所及,行人如织。

见到有卖拿在手里的小花灯的,价格竟然也不怎么贵。

问了一圈,温三伢不要,喻商枝便买了两盏,让温野菜和温二妞提着。

不过温野菜手里那盏,没多久就到了喻商枝的手里。

他也没觉得一个汉子提着小花灯有何不对,施施然牵着夫郎的手缓步前行。

片刻后到了搭起的戏台前,座位上竟已稀稀拉拉坐了不少人。

茶位费是一人十五文,若是想换好茶也不是不行,只多掏钱就可。

他们一家对茶叶没什么要求,便只给了六十文,买了四个座位,正好占满一个方桌。

这时代没太多的娱乐方式,无非是看大戏、听说书、观杂耍这几样,像是那种听人唱曲的,都是读书人或是有钱人的消遣,平民老百姓听也听不出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