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入瓮

千岁 池崖 2921 字 2个月前

小心驶得万年船的道理, 李熙知道。

死一个刘伯仟不够,京都开始接二连三的死人,各种死法都有。像什么喝醉了失足落在湖里溺死的, 突发恶疾的, 自己想不开上吊了的等等, 李熙每回都去。

去了之后, 多半都会一无所获。

偶有一回从死者手里抠出片衣角, 东厂小太监穿的, 看着倒真像是凶手走的匆忙, 没收拾干净。

但办案子就是这样,要是回回都证据确凿, 恨不能把凶手名字直接写下来念给你,大伙还能考虑栽赃,就怕这种三回有两回都干净, 剩下一回却恰好留了点线索的,时间长了, 就连李熙心里都忍不住有点犯嘀咕。

好在裴怀恩那边表现得一切如常,每回都没破绽。

眼下是权力交接的紧要关头, 李熙也怕中计,所以怀疑归怀疑,还是顺手牵羊, 悄悄把证据藏下来。

裴家那旧案终于翻了,该平反的都被平反,尘封多年的真相水落石出,结果却差强人意。

原本以为身正不怕影子斜, 只要有证据,有判决, 天下人便会睁眼看,未料时过境迁,早就不是所有人都愿意睁眼。

诚然,当那改判的圣旨颁下来,的确有好些人愿意上门为裴怀恩的父亲烧柱香,可也不乏对此事持怀疑态度的,认为这是裴怀恩在徇私枉法,暗自运作,趁天子病重时动手脚,并以此推测出许多见不得光的阴谋论断。

世人常言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好人们也常常为此感到不忿,认为这样会失了因果。

可……

求取真经尚有九九八十一难,一个世人眼中的恶人要成佛,真有那么容易吗?不过是在自欺欺人罢了。

就譬如说裴怀恩,他从前总说自己不信因果,更不信报应,可他发疯时做的所有恶,都在此刻变成别人不信任他、继续唾骂他家祖宗的理由。

毕竟在大家看来,歹竹哪能出好笋?一个清官家里的孩子,从小就该知礼仪,就该一世清正,一世隐忍,一世辛苦。

或者干脆在入宫那天就死了,死人才能明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