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姚家

千岁 池崖 3563 字 2个月前

姚家老二幼时曾走失这事, 放在整个漠北都算不上什么秘密。姚老夫人爱子如命,当年发告示四处寻找时,也曾遇见过几个贪富贵的冒牌货, 直到姚元里回来。

姚元里的血和姚家老夫人能融, 背后也有一块暗红色的胎记, 年纪也能对上, 虽说生得有些瘦, 模样也偏文弱些, 但这都不打紧。

要说唯一值得怀疑的地方, 就是姚元里身上没酒壶。

说起这小酒壶也是个稀罕玩意,里面还有段趣事儿。据传当年姚家二公子抓周, 不抓兵器不抓书,唯独使劲抱着这个小酒壶不放,谁和他抢他就哭, 把姚老夫人气得直拍桌子,最后索性喊人来, 花重金给这玩意穿了条只有上好刀剑才能斩断的链儿,仔细调整过长度后, 咔嚓一下就挂姚老二脖子上了,有心叫他日夜都带着这壶,什么时候带烦才算完。

也是因为这, 当年姚元里回来时不过七岁,按理脖子还没长那么粗,不至于特意找人去把那链子弄断,可他偏偏一问三不知, 对姚老夫人只一口咬死说自己生过病,不记得小时候的事, 更不记得啥酒壶,想是之前沿街乞讨时弄丢了。

碰巧那姚元里还真生过病,嘴里说的也都是实话,比之前那几个结伴跑过来胡说八道的冒牌货强多了,弄得姚老夫人关心则乱,一时只顾怜惜自家小儿子多年乞讨的辛苦,对此也就没追究,甚至还顺手给了送姚元里回来那人伢子很多赏钱,只道是为了谢谢人家在看见姚家寻亲的告示后,立刻就出手把姚元里从老乞丐那买下来,殷切送回府中。

结果谁能想到,这么大个事,他们姚家居然从一开始就认错了。

说的再难听点,他们姚家寻亲这事就是所谓的无巧不成书,若非姚老夫人如今又意外从林子里捡着个大活人,而且这活人还碰巧记着点自己小时候的事,譬如幼时总因为脖子上挂着个酒壶被家中兄弟们嘲笑之类的,莫说姚老夫人想不到这层,恐怕就连那个已经死了的姚元里自己,都想不到自己居然是假的。

至于那个被姚老夫人从林子里捡回来的大活人本人,也就是当初差点死在山崖底下的玄鹄——

话分两头说,和姚老夫人的笃定,以及姚元靳的怀疑都不同,玄鹄这货压根就没想过自己从小看到大的爹娘不是亲生,更别提认祖归宗。

不就是生在北边,后来才随老爹跑去东边当兵么?这有什么的,反正当年东北二部都姓邵,从北边跑去东边当兵的人多了,从东边被调来北边的人也多。

不就是个连年头都看不出来的小酒壶么,这事他老爹也给他说了,他老爹说那小酒壶是古董,教他一定随身携带,还说是看在他最孝顺的份上才给他,让他千万别弄丢了,就算长大后从脖子上拆下来,也得留它打酒喝。

所以玄鹄自打来到漠北后,就没一天是不想走的。

玄鹄想回京去,他前阵子刺杀失败,又从姚老夫人口中得知裴怀恩已囫囵个的回了京,心中实在担忧李熙的处境,以至愁得连伤也养不好。

可惜人在屋檐下,他现下吃住都在姚家,不仅姚老夫人不想让他再冒风险回京都,姚元靳也因为顾忌着他和李熙间的关系,拦着不许他回。

姚元靳和李熙接触不多,不信李熙会赢,是以在李熙和裴怀恩之间,姚元靳更偏向于押宝裴怀恩,害怕玄鹄回去送死。

但是话又说回来,姚元靳和玄鹄其实不熟悉,眼下之所以会拦着玄鹄不让他回,倒不是因为怕玄鹄遇害,而是单纯顾忌着姚老夫人的心情,不想让姚老夫人再经历一次“丧子之痛”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