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乘风安排杨怀专门照料红薯地, 旁的事儿都不用他做。杨怀原先在家时便常常做农活,对田耕一事儿并不陌生。被宁乘风委以重任后,他十分用心, 日日都要来这块红薯地“巡视”好几遍, 对那十来棵红薯苗如数家珍。
在他的悉心照料之下, 那些红薯苗长势喜人。
前些日子红薯苗长长了,宁乘风带着杨怀一起, 分剪了一些枝蔓下来, 作为薯苗种植。后头杨怀也根据宁乘风的嘱咐,时不时为红薯清理过密的分□□些分支都被他种到另外开垦的那块红薯地里了。
红薯分孽能力强,一颗红薯小段可以分孽出十几根主蔓。宁乘风最开始培育出来的十几株红薯幼苗,经过反复剪枝扦插, 如今已经分出了几百枝红薯苗。
他打算等红薯苗再长长一点儿,便再剪一些藤蔓去他们屯田司的公田里种。
屯田司有五百亩公田, 这五百亩地原是由屯田司的官吏来支配的。他们可以用这些田地来研究农耕之事, 也可以将田地租赁给百姓,收取租金作为屯田司的办公经费。
但宁乘入了工部后才知道,屯田司那五百亩地的支配权已经不在他们自己手里了。
工部长官是工部尚书,工部尚书下头有左右两位侍郎,这二人各管两司。
屯田司由工部右侍郎邱高统辖, 屯田司那五百亩地也被他捏在手里了。据殷子晋所言, 这五百亩地都被邱高租赁给外头的农户了,每年收的租子都很少, 只能勉强维持屯田司的开支。
工部虽然清苦,但也不是完全没有油水可以捞的。将官署的公田租给自己的家奴种, 便是官吏们暗地里捞油水的方式之一。让自己的家奴来耕作, 不费什么成本, 只要交完租子和田税,剩余的便都能进自己荷包了。
宁乘风猜测,那邱高拿捏着屯田司的田地,应当也是做这勾当了。
按大楚律例,公田的租子每亩不得超过六斗,交完租子和田税后,地里所得尽归佃农所有。邱高来工部后,将他手下二司的公田租子都下调到每亩三斗了。说是公田不够肥沃,佃农耕种不易,不该收那么高的租子。
他这话说得义正言辞,屯田司的人自然不敢有意见。
邱高是正四品的朝廷大员,宁乘风不过是个从六品的小官,他的上司殷子晋都没能拿回屯田司的田地,宁乘风初来乍到,自然也不敢妄想能一步到位,将这五百亩田地全部拿回来了。
不过红薯苗的数量不够,宁乘风想要的人才也还没到位,所以他一时半会儿也不需要那么多地,有个一两亩便够他用了。剩余的宁乘风打算徐徐图之。
原本这两亩地邱高也不怎么乐意拨给宁乘风,不过宁乘风明里暗里提起靖元帝,邱高便不得不掂量一下了。
宁乘风当初在靖元帝面前放了话,说要在屯田司做出成绩来,让大楚百姓都不再饿肚子。这事儿邱高也有所耳闻,但他半点儿也不信。
屯田司这些年来,来来往往的官吏也有十几位了,其中不乏有才之士,但不管他们进来时如何优秀,离开时都是灰头土脸的。
屯田司是一个极难做出政绩的地方。
邱高不信宁乘风的“鬼话”,但又怕他做不出成绩,被靖元帝问起时,把责任推到自己身上,遂还是退了一步,给他拨了两亩地。
这地的事儿殷子晋也不是没想过法子,但他确实也拿邱高没辙。没想到宁乘风一进屯田司,便虎口夺食,从邱高手里拿了两亩回来。
殷子晋当时喜出望外:“真是后生可畏,我来屯田司两年都没办成的事儿,你这一过来便成了,实在是了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