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得知中举,陆先生就没有再有任何迟疑,收拾好行囊动身去了京城。

进京之前,他给姚瑜和徐掌柜去了封信,告知他们自己中了解元之事,然后向他们辞了行。

姚瑜是他看好的小辈,徐掌柜是照顾自己的挚友,这两人都是他生命中相当重要的人。如今姚瑜落榜,徐掌柜待在这小县城,也不知道他们何时有再见的机会。。

等后来姚瑜接到陆先生的信时,村塾已经开课好几日了。这是后话。

此时的小小村塾里,挤满了不同年龄段的孩子。

而窗外门外,还站了不少村里的大人。

里里外外二百多号人,全都盯着姚瑜,等着姚瑜开讲。

不光如此,这消息都传到别的村里了,听说本县第二名的秀才开课了,别的村不少人带自己孩子来看热闹,顺便蹭一蹭课。

想着万一能识得一两个字,也算是占了便宜了。

那些人起先是站在门外面的,后来一点点的挤进来,挤到姚瑜旁边了。更夸张的是,挤来挤去,人群突然倒了一片,把正在翻书的姚瑜都扑倒了。

扑倒姚瑜的人是个十二三岁的少年,他嘿嘿一笑,后退一步害羞的跑了。

姚瑜:……

突然感觉自己像个耍猴戏的猴儿。

姚瑜干脆拉了个凳子过来,隔开人群,保护自己。

宋凉很支持姚瑜的事业,他大声道:“认真听课,都别喊了,要喊出去喊。”

光是维持秩序就是件让人头疼的事。

村长也了站出来。

许久,众人总算是静下来了。

姚瑜没正经上过学堂,不知道旁人是以什么启蒙的,他斟酌之后,选用村志做大家的启蒙。

所谓村志,即包含村名由来,村子占地面大小、居住环境、土壤、气候、作物,然后是村里的历史、常见的几家姓氏、人物传记……

“原来咱们青山村儿是这样写的啊!”窗外,以后大汉发出感叹,声音之大,把大家都吸引过去了。

姚瑜忍不住心中吐槽,怎么到处都是捣乱的。

为了把大家吸引过来,姚瑜讲了好几个故事,都是从村里老人那里听来的,这些孩子都还没听过。

“哇!”孩子们都不知道村子竟然发生过那许多故事,忍不住张大嘴惊叹。目光更是追逐着姚瑜,期盼他再讲下去。

姚瑜勾了勾唇,幸好他早有准备,才让今日没有太尴尬。

“咱们村呢?咱们村呢?人家青山村都有由来,咱村有没有?”这是隔壁村的。

隔壁村长都被问住了。

这他哪知道?

第一天,不宜任太多字,姚瑜虽然讲了不少故事,但字其实也就认了不到十个。

一是“青山村”三个字。

二是村里几大姓氏。

“周,是我家的姓诶,原来这样写。”

一眨眼,半晌午的时间过去了,姚瑜越讲越顺。

村里不少大人见自己家孩子听得认真都散去了,隔壁村的人见一直在将青山村的村志也都没兴趣听了,走了一大半。

姚瑜越来越游刃有余。

变故易常发生在午饭前一盏茶的功夫,一个小家伙突然害羞的站起来,“姚先生,我想拉粑粑。”

姚瑜一时没转过来,“啥?啥玩意?”

孩子没有给他反应的时间,说话间已经开始脱裤子了。

姚瑜眼睁睁看着:……?!

下一刻,他一把扔下书,抄起脱裤子的小家伙就往外面奔去,“虎子是吗?你忍一忍,你爹娘还没走远,我去喊……”

虎子睁着纯澈的大眼睛,光着屁股蹲在门前的树下,“先生,我忍不住了。”

说完,一阵噼里啪啦。

姚瑜闻着味差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