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姚瑜事业篇1

姚瑜不是个高调的人,放榜打马游街之后,他就低调下来,连琼林宴上大家各展所学意图在皇上跟前刷脸时,他都没往跟前凑。

日子仿佛重新回复了平静,只不过平日接触的人有所不同罢了。

姚瑜依例授官从六品翰林院修撰,负责掌修实录、会要,早上卯时上班,下午未时一过就回家。

姚瑜刚来,上面让他参与编修今上十年来的大小战事。

进来时他的上级官员告诉他,修撰除了负责编修实录,起草文稿等,还有可能随驾记录皇帝的言行。

不过翰林院里修撰可不止他一个人。

陆先生走了之后,经过朝考,头届进士里又提拔了五个修撰。

而皇上自他进了翰林院,似乎也把他抛之脑后了,别的修撰都见过皇上几面,只有他从未面圣过。姚瑜疑心是不是琼林宴上太低调,皇上把他这个人给忘了。

倒是有次他碰见翰林院大学士,竟发现是个熟人。

此人正是王大人。

姚瑜见到王大人着实有些意外,反应过来后赶紧行了礼。

王大人是知道姚瑜被点了状元的。

他虽然不太认可姚瑜这个人,但那文章他也看了,写的确实不错,特别是殿试的文章。

王大人让他起身后就转身走了。

姚瑜独自一人的时候撇撇嘴,这些人怎么回事?怎么他当了官就仿佛不认识了一般。

不过也无所谓,他乐的自在。

在翰林院的日子,姚瑜收获还是颇多的,这里有数不清的文史典籍供他借阅,只为编写这本皇帝老爷起家记。

要写这些,就要把朝廷里那些人和职位摸的清清楚楚的,不然很容易自相矛盾,为此姚瑜还淘了张简陋的全国地图。

姚瑜花了点时间,才了解清楚了。

本朝的面积挺大,但是西北边境有一处凹进来一块,是个叫图靼的小州,八十年前被北方胡人所占,前朝国力衰微,没力气抢回来,时间一久,就默认此地是胡虏之地。

图靼卡在中间,把东西两个州县完全隔开了。

姚瑜只关注了一眼,就没往心上放了。

了解的越多,他工作完成的越快。而越早完成工作,他能去充实自己的时间越多。

属于是正反馈了。

不知别人如何想,姚瑜觉得工作简单事情少,每日他早早做完,一到点就往家里走。

本朝的政治机构,以前只知道个三省六部,其他的细节的他都不知道。

姚瑜反正也没事,就不断的翻看书籍。

至于同侪,姚瑜记性好,一个个都记住了,除了见面打招呼就再没什么交集了。

这样对于姚瑜而言也挺轻松的。

可他不知道,王大人问起姚瑜三人的情况,他的同侪明里暗里跟王大人说他的不是。

“今科状元太傲了,还很不合群。”

“是啊!上一届的一甲都外派为官了,这里就他一个状元,人家不傲谁傲呢。”

一点人情世故也不懂,进来之后同僚之间两个饭都没一起吃过,不像探花和榜眼,已经先后请同僚们吃了几顿饭了。

不过在王大人面前不可能直说。

也有人说了句公道话,“说不定状元家里有事呢,不过他确实不太合群,每日早早做完自己的事,就歇下了,要不就是四处找书看。”

此话引起了王大人的注意,他皱眉问道:“他每日早早就做完了?给他安排的工作难不成比别人少?”

“倒也不是,大家的工作量都是一样的……”那人有点心虚了。

王大人沉吟片刻,一挥手,“他做的快,那就给他加点工作量。”

过了几天,皇上召见王大人,他还特意提了一下这事。

倒不是他闲的没事干,拿一个小小翰林的事去扰皇上的心,实在是皇上主动要求,让他观察观察此人的人品与能力。

将前因后果说了之后,王大人总结,“听众人,状元与大家相处都不太好,太不合群了。一个两个人这么说倒还罢,大家都这么说,想来他自身是存在问题的。

但是能力挺强的,给他加了工作量还是能比其他人完成的更快。”

皇上放下笔,“不合群就是人品不好了?你这看人也太片面了,行了,这识人辨人之事还是朕自己来吧。”

皇上想了想,“明日议事就召他一起来吧。”

姚瑜并不知道自己明天会面对什么,他一到点就按时走了,走在路上,太阳还很晒人。

远远就有邻居跟他打招呼,“姚翰林,这么早就散值了?”

姚瑜笑着应了一声,“是啊!”

一派轻松,悠哉悠哉。

他想,若是能一直这样平平淡淡安安稳稳的过日子倒也不错。

回到家并没有人,看样子宋凉带善善出去了。

姚瑜左右无事,便从家里小院里拔了几颗青菜,又去街上买了两斤肉,炒了个青菜炖了个肉,又烧了稀饭,只等宋凉和善善一回来就能吃上饭。

宋凉半个时辰后才回来,他洗了手和姚瑜一起围着桌子吃饭。

边吃饭,宋凉问姚瑜,“这段日子在你们那个衙门干的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