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8章

本经题更有意思, 只取一句:宛在水中央。

好念诗的小文青都知道,诗三百,以《蒹葭》诗境最为凄迷。

王国维赞它最得风人深致, 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一个调调。

现代干脆解《蒹葭》为爱而不及的情诗。

哪个少年怀春时, 没想着白月光在软面抄上摘“所谓伊人, 在水一方”?

咳, 只是放到科举里,它就绮靡不起来了。

总不好对着一群白胡子老头,喊江对面的美女你看过来罢?

科场大伯们爱的调调, 是一本正经代圣人言。

可圣人在水中央能干什么好事?诸如黄五之泥石流, 搜肠刮肚大约也只能想到, 阁下是下水搓澡?还是江中捉鳖?

不怪学子们犯难。

实在是单拎一句无甚意义的句子, 逼着人牵强附会,忒得不讲武德。

顾劳斯原以为生平最恨, 就是考鲁迅窗外为什么三棵枣树。

命题人刁钻,有问为什么是三棵,不是两棵一颗, 有问为什么是枣树,不是桃树梨树。

可进了三次科场,顾劳斯艰难微笑.JPG

原来现代那些,都是咱迷人的老祖宗们玩剩下的。

四书五经成书久远,言辞博奥, 又兼版本驳杂,十分枯燥难啃。

历代虽然都有解经人, 大儒们或肃本清原、明经辨义,或抒发见解, 以弘大道,在本经基础上,又出注、疏、正义、传、笺等一众衍生本。

但即便如此,也不是每一句都解得明白,也不是每一句都有解。

单说题面这一句。

汉时解《诗》有齐鲁韩三家。自孔夫子旧宅凿出古文本子,又有号称师承孔子的毛诗后来居上,因这一版三句话不离讽谏、诗教,最得统治者推崇,被视为正统。

毛解《蒹葭》,认为伊人是指贤人。

全诗解为秦人讥讽秦襄公“不能以周礼固国本”,所以招引贤士,天下“伊人”没人搭理他。

可宛在水中央有什么说道,不止毛,剩下三家也没人发微。

唐人为整顿经学,令孔颖达编《五经正义》,依然尊的毛诗郑笺,没翻出什么新水花。

到宋时,欧阳修、苏辙首推别解,质疑毛诗并非孔门子夏所传,而是毛氏一家之言;渐渐“招贤”“怀人”众说纷纭,士子甚至常为解诗大打出手。

但他们打的是蒹葭,是白露,是伊人,也没水中央什么事儿。

直至朱熹,尽废毛诗,再做《诗集传》。

前朝蛮夷当道,为开科举之便,胡乱框定朱子传做标准教材,但毕竟一家之言,难以概全。

如此题,朱子只说:“所谓彼人者,乃在水之一方,上下求之皆不可得。然不知其所指也。”

好家伙,到他这连“伊人”是男是女,是实是虚,所指何人,都没个准话儿了,再以一句朱子提都没提的“宛在水中央”命题,究竟是考秀才呢,还是考朱子呢?

早在大宁开科之时,会试圣裁,太.祖已察觉科举出题的这一疏漏。

于是便有了想法,要重编一部旷世之作,尽解经书以辙天下读书人。

他诏令帝师云鹤,领当世大儒,博综古今,考前儒异说,阐圣人幽旨,于文渊阁内潜心修撰。

奈何书墨未成,太.祖崩殂,至高宗、神宗,人事几度更迭,云鹤更是身陷囹圄,以谋逆罪彻底除名,云门一朝散尽,帝师所编鸿篇巨制,亦不知所踪。

尔后,编官方科举教材一事,就落在神宗近臣、翰林学士陆渊头上。

只是陆氏才学不足以服众,这套大宁科举范式的《四书五经大全》,几经波折,至今仍在返工,一直未能付梓。

这么大窟窿补不上,科举从根子上就难讲公正。

抛开最低级的舞弊法子,高端的主考往往爱挑没有标准的题面出,如此解释权尽在主考之手,学生卷子优劣,可不就是他一人说的算?关键是,这法子风险低、隐蔽性高,极难叫人抓住把柄。

所以这第二道经题,苏训可以肆意放水,也可以故意刁难。

好不好就看昨天那两道菜,够不够硬了。

顾劳斯是个张弛有度的人,于是收起尖刺,投桃报李,又与苏大人娓娓说了个新鲜故事。

就说村头老王家,家风剽悍,早年起家底时屠了不少虎豺狼罴。

老王在时,野兽被打得服帖,不敢造次,可王老汉一撒手,野兽群起攻之。

王家大儿子温柔敦厚,不多久被野兽咬死,吓得善良恭谦的小儿子抛家弃业,远走他乡,只有二儿子有几分王老汉血性,拳头硬头铁,勉强护住了家产。

可野兽狡猾,老二粗人一个,蛮干不是长久之道,他亟需一个帮手。

他这一辈子,最仰慕大哥的品性才智,也最厌弃大哥的妇人之仁。于是,他各取长兄与自己之长,倾力培养自己的大儿子。

可这事阻力比他想象的大多了。

昔日大哥的好夫子请不动?叉出去。大哥的儿子碍手碍脚?叉出去。大哥的旧家仆不尽心襄佐他?通通叉出去。

为了这个接班人,他一意孤行,几乎没了朋友。

这般劳碌一生,他终于培养出最满意的接班人,既像大哥、又像他。

可惜安逸久了,他忘了,老王家门外的豺狼,不是一般的豺狼。

他悉心雕琢的作品,同他大哥一样不够狠毒,也毁在豺狼的腥毒獠牙下。

此时,老.二已垂垂老矣。

野兽终于不再蛰伏,嚣张踩着他另几个不成器的儿子,化作一妇人讥讽道:“今日你王家绝户,奴大仇得报,不枉我以身饲狼数年。当年你们王家夺我周家田亩、杀我周家丁汉,可曾想过有这一天?”

最后一题了,顾劳斯也不再藏拙。

这文体例上摹刻八股第一文,以“王道陆沉,当隔渊取象”破题,仿照庄子寓言体,写了另一个版本的王权八卦。收束语“绝诡道、兴仁道,兹在此岸,何须舍近而求远”,更是直白明示,皇太子的怪病,看我,快看我。

内容对神宗也极其友好。

两卷放在一处,顾劳斯意图,溢于言表。

继续刚,还是好好合作,二选一。